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7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第10-14页
        2.国内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三)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结构第17-24页
    (一)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第17-21页
        1.转型期的涵义第17页
        2.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第17-18页
        3.转型期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第18页
        4.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类别划分第18-21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结构第21-24页
        1.治理的含义第21-22页
        2.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结构第22-23页
        3.危机管理理论第23-24页
二、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分析第24-35页
    (一)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2013 年湖南临武群体事件第24-30页
        1.危机潜伏期第24-25页
        2.危机突发期第25-26页
        3.危机蔓延期第26-28页
        4.危机解决期第28-30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其新变化第30-35页
        1.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30-33页
        2.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新变化第33-35页
三、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第35-43页
    (一)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存在的缺陷第35-40页
        1.政府主导治理主体失范第35-37页
        2.大众传媒协调主体失控第37页
        3.社会组织辅助主体缺位第37-38页
        4.公众响应主体缺失第38-39页
        5.治理渠道不畅第39-40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第40-43页
        1.不同社会利益主体间利益矛盾日益尖锐第40页
        2.社会公平政策不完善第40页
        3.法治观念淡薄、法治不健全第40-41页
        4.权力失范、腐败作风蔓延滋长第41页
        5.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健全第41-43页
四、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第43-55页
    (一)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结构转型第43-47页
        1.治理理念要由“管制思维”向“法制思维”转变第43-44页
        2.治理重点要由“应急处理”向“常态管理”转变第44-45页
        3.治理模式要由“政府包揽”向“社会共治”转变第45-46页
        4.治理桥梁要由“封闭媒体”向“良性互动”转变第46-47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应完善相应机制第47-50页
        1.建立合理的利益导向机制第47-48页
        2.均衡利益分配机制第48-49页
        3.畅通利益诉求机制第49页
        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第49-50页
        5.规范事后补偿机制第50页
    (三) “以人为本”是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突破口第50-55页
        1.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尊重第51页
        2.理解并支持事件参与者的利益诉求第51页
        3.用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第51-52页
        4.重视日常的矛盾排查第52页
        5.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第52-55页
结论第55-59页
    (1)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不利于国家安定和社会团结第55-56页
    (2)重视农村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防范第56页
    (3)重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范第56-57页
    (4)警惕新时代下的“下层知识分子”第57-58页
    (5)关注西部地区的稳定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体性事件的法理分析
下一篇:宁夏盐池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