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

夏、秋季双台子河口湿地反硝化细菌与反硝化作用及植被退化和五氯酚(PCP)污染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前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8页
    1.1 双台子河口湿地概况第13-14页
        1.1.1 双台子河口湿地的环境特征第13页
        1.1.2 双台子河口湿地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1.2 湿地的氮循环和反硝化作用第14-21页
        1.2.1 湿地的氮循环第14-16页
        1.2.2 反硝化作用第16-17页
        1.2.3 反硝化细菌第17-19页
        1.2.4 反硝化速率第19-21页
    1.3 反硝化作用过程 N_2O 释放的研究第21-23页
        1.3.1 N_2O 的来源第21-22页
        1.3.2 反硝化作用过程中 N_2O 释放量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1.4 植被退化的生态效应第23-24页
        1.4.1 植被退化湿地的特征第23-24页
        1.4.2 植被退化对微生物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24页
    1.5 PCP 的生物效应第24-25页
        1.5.1 PCP 的特点及污染状况第24-25页
        1.5.2 PCP 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第25页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5-27页
    1.7 技术路线第27-28页
2 河口区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反硝细菌与反硝化作用第28-4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2.1.1 研究区域和样品采集第28-29页
        2.1.2 样品测定第29-31页
        2.1.3 数据分析第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41页
        2.2.1 夏、秋季不同植被湿地反硝化细菌数量及影响因素第31-34页
        2.2.2 夏、秋季不同植被湿地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第34-41页
    2.3 小结第41-43页
3 植被退化对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43-5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3.1.1 研究区域和样品采集第43页
        3.1.2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第43-4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3.2.1 夏、秋季植被退化湿地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第44-45页
        3.2.2 植被退化对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45-49页
    3.3 小结第49-50页
4 五氯酚(PCP)对湿地反硝化的影响第50-63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4.1.1 样品来源和实验分组第50-51页
        4.1.2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第5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4.2.1 PCP 对芦苇湿地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51-54页
        4.2.2 PCP 对翅碱蓬湿地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54-57页
        4.2.3 PCP 对植被退化湿地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第57-60页
        4.2.4 植被退化与未退化湿地中 PCP 对反硝化影响的对比第60-61页
    4.3 小结第61-63页
5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75页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的学术论文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油气开采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下一篇:利用特定转录因子的mRNA诱导获得山羊iPS细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