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金属-空气电池论文

非水系锂—空气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4页
    1.1 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锂—空气电池的分类及反应机理第10-12页
        1.2.1 水系锂—空气电池第10-11页
        1.2.2 非水系(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第11页
        1.2.3 双液混合体系锂—空气电池第11-12页
        1.2.4 聚合物、全固态锂—空气电池第12页
    1.3 锂—空气电池的优势及所面临的挑战第12-13页
    1.4 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第13-22页
        1.4.1 锂—空气电池催化剂的研究第14-19页
        1.4.2 锂—空气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第19-21页
        1.4.3 电池反应机理的研究第21-22页
        1.4.4 阳极金属锂的保护第22页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5.1 论文的选题依据第22页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及实验方法第24-29页
    2.1 实验药品第24页
    2.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3 催化剂物化性能的表征方法第25-26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法第25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5-26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6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6页
        2.3.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第26页
        2.3.6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26页
    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表征方法第26-27页
        2.4.1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法第26-27页
        2.4.2 线性扫描伏安法第27页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7页
    2.5 空气电池的组装测试及电化学测试电极的制备第27-29页
        2.5.1 空气电池的组装测试第27页
        2.5.2 电化学测试电极的制备第27-29页
第三章 锂—空气电池多孔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9-39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具有多孔结构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制备第29-30页
    3.3 多孔结构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材料结构表征第30-33页
        3.3.1 多孔结构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 XRD 表征第30页
        3.3.2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及前驱物的 FESEM 表征第30-31页
        3.3.3 多孔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 TEM 表征第31-32页
        3.3.4 多孔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 XPS 表征第32页
        3.3.5 多孔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氮气吸附表征第32-33页
    3.4 多孔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3-36页
        3.4.1 多孔 MnCo_2O_4微球催化剂的 CV 及 LSV 测试第33-34页
        3.4.2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第34-35页
        3.4.3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测试第35-36页
        3.4.4 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第36页
    3.5 多孔 MnCo_2O_4微球空气阴极充放电后的表征第36-38页
        3.5.1 电极充放电反应前后的 XRD 表征第36-37页
        3.5.2 电极充放电反应前后 FESEM 表征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锂—空气电池类钙钛矿型 La_(1.6)Sr_(0.4)NiO_4及 La1.6Sr0.4Ni0.6Cu0.4O4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9-46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催化剂的制备第39-40页
    4.3 空气阴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第40页
    4.4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催化剂材料结构表征第40-42页
        4.4.1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的 XRD 表征第40-41页
        4.4.2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红外光谱表征第41页
        4.4.3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的 SEM 表征第41-42页
    4.5 La_(1.6)Sr_(0.4)NiO_4及 La_(1.6)Sr_(0.4)Ni_(0.6)Cu_(0.4)O_4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2-45页
        4.5.1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第42-43页
        4.5.2 电池不同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测试第43-44页
        4.5.3 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第44-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羟肟类萃取剂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钯催化的导向sp~2碳氢键氧化官能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