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生物传感器简介 | 第11页 |
1.2 光学生物传感器 | 第11-14页 |
1.2.1 光学生物传感器原理 | 第11-12页 |
1.2.2 荧光分析法 | 第12-13页 |
1.2.3 紫外-可见分析法 | 第13-14页 |
1.3 酶信号放大技术 | 第14-16页 |
1.3.1 核酸酶循环酶切信号放大技术 | 第14-15页 |
1.3.2 等温链置换放大技术 | 第15页 |
1.3.3 DNAzyme 信号放大技术 | 第15-16页 |
1.4 纳米材料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构想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于目标诱导劈开的 G-四链体形成无标记比色检测甲氧檗因 | 第19-31页 |
2.1 前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2 目标甲氧檗因的检测过程 | 第21页 |
2.2.3 熔链曲线分析 | 第21页 |
2.2.4 圆二光谱测定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0页 |
2.3.1 甲氧檗因检测原理及 DNA 探针设计 | 第22-23页 |
2.3.2 实验原理验证 | 第23-24页 |
2.3.3 熔链温度研究 | 第24-25页 |
2.3.4 圆二光谱分析 | 第25页 |
2.3.5 实验条件优化 | 第25-27页 |
2.3.6 甲氧檗因检测的灵敏度 | 第27-29页 |
2.3.7 选择性研究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连接酶介导抑制链置换扩增反应高灵敏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第31-39页 |
3.1 前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3.1 实验原理及其验证 | 第33-35页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3.3.3 NAD~+的定量分析 | 第36-37页 |
3.3.4 选择性研究 | 第37-38页 |
3.3.5 复杂生物样中 NAD~+的检测 | 第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二硫化钨纳米片介导荧光猝灭和双链核酸酶信号放大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microRNA | 第39-50页 |
4.1 前言 | 第39-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4.2.2 MiRNAs 的测定 | 第40-41页 |
4.2.3 凝胶电泳分析 | 第41页 |
4.2.4 细胞培养与样品制备 | 第4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4.3.1 实验原理及可行性研究 | 第41-43页 |
4.3.3 WS_2纳米片荧光猝灭效率与ssDNA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43-44页 |
4.3.4 WS2与 GO 两者荧光猝灭效率对比研究 | 第44页 |
4.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4.3.6 目标 miR-21 的定量检测 | 第46-47页 |
4.3.7 MiRNA 的特异性研究 | 第47页 |
4.3.8 复杂体系分析 | 第47-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