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9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二、 立题依据 | 第9-11页 |
(一) 目前的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二) 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案 | 第11-12页 |
(一)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1页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四、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成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舒曼的成长历程及其音乐创作 | 第13-19页 |
一、 舒曼的成长历程 | 第13-15页 |
二、 舒曼的音乐作品 | 第15-18页 |
(一) 模仿古典主义时期—(早年-1830) | 第15-16页 |
(二) 浪漫主义时期—(1831-1840) | 第16-18页 |
(三) 晚期—(1840-1856)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舒曼《a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本体分析 | 第19-40页 |
一、 作品的背景及其创作特征 | 第19-23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9-20页 |
(二) 现实背景 | 第20-22页 |
(三) 作品的创作特征 | 第22-23页 |
二、 曲式结构分析 | 第23-36页 |
(一) 第一乐章 | 第23-31页 |
(二) 间奏曲 | 第31-33页 |
(三) 终乐章 | 第33-36页 |
三、 音乐三要素在《a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运用 | 第36-39页 |
(一) 和声 | 第36-38页 |
(二) 旋律 | 第38页 |
(三) 节奏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舒曼双重性格的萌发及其对创作《a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影响 | 第40-45页 |
一、 舒曼双重性格的萌发 | 第40-41页 |
二、 舒曼的双重性格对创作《a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影响 | 第41-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