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山水画艺术中的“抱石皴”探微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皴法 | 第8-10页 |
第一节 皴法的定义和作用 | 第8-9页 |
第二节 “抱石皴”产生的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章 “抱石皴”形成的原因 | 第10-13页 |
第一节 对古代画论的研究 | 第10页 |
第二节 对中国画史的研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留学日本以及对中西方艺术的吸收、借鉴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石涛创新精神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12-13页 |
第三章 “抱石皴”形成的过程 | 第13-15页 |
第一节 “抱石皴”艺术形成的三个阶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抱石皴”形成的条件 | 第14-15页 |
一、 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14页 |
二、 “抱石皴”得以产生的材料 | 第14-15页 |
第四章 “抱石皴”艺术的丰富内涵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技法层面的特点 | 第15-17页 |
一、 “抱石皴”的真正内涵 | 第15-16页 |
二、 “抱石皴”的载体——散锋笔法 | 第16页 |
三、 “抱石皴”的具体运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抱石皴”在形式上和美学上的意义 | 第17-20页 |
一、 “气韵生动”原则的创作性实践 | 第17-19页 |
二、 突破传统的“减法式”皴法 | 第19-20页 |
第五章 “抱石皴”产生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一节 创新中国传统山水画 | 第20页 |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 第20-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