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6-8页 |
·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 第6-7页 |
·基于视觉标记的增强现实技术 | 第7-8页 |
·增强现实技术研究动态分析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增强现实关键技术概述 | 第14-24页 |
·显示技术 | 第14-16页 |
·头盔显示器显示 | 第14页 |
·手持设备显示 | 第14-15页 |
·虚拟视网膜显示技术 | 第15页 |
·平面显示设备显示 | 第15-16页 |
·投影设备显示 | 第16页 |
·跟踪注册技术 | 第16-23页 |
·基于视觉标记的跟踪注册技术 | 第17-21页 |
·摄像机与真实场景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18页 |
·摄像机与2D成像平面之间的转换 | 第18-21页 |
·虚拟模型坐标系与真实场景坐标空间的转换 | 第21页 |
·基于自然特征的视频检测技术 | 第21-23页 |
·光照一致性技术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增强现实中的标记设计与识别技术 | 第24-34页 |
·增强现实中常用标记综述 | 第24-28页 |
·ARToolkit标记 | 第24-25页 |
·ARTag标记 | 第25页 |
·ARTookitPlus标记 | 第25-26页 |
·ARSTudio的标记 | 第26页 |
·Visual Code标记 | 第26-27页 |
·其他几种增强现实标记 | 第27-28页 |
·标记检测技术 | 第28-30页 |
·ARToolkit的标记检测 | 第28-30页 |
·图像分割 | 第29页 |
·标记角点提取 | 第29-30页 |
·ARTag的标记检测 | 第30页 |
·标记识别技术 | 第30-33页 |
·标记校正 | 第31-32页 |
·计算单应性矩阵H | 第31-32页 |
·根据单映性矩阵进行校正 | 第32页 |
·标记ID的匹配 | 第32-33页 |
·基于图像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32页 |
·基于解码匹配的方法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可快速识别标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48页 |
·标记的设计思想 | 第34-35页 |
·标记的设计规则 | 第35-36页 |
·标记识别算法 | 第36-40页 |
·标记识别算法1 | 第36-38页 |
·标记识别算法2 | 第38-40页 |
·实验验证标记使用的有效性 | 第40-45页 |
·验证对角线连通域标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有效性 | 第40-41页 |
·验证对角线连通域标记在不同倾角下的标记识别的有效性 | 第41-43页 |
·验证摄像机距离对标记识别的影响 | 第41-42页 |
·验证摄像机偏离标记中心法向量对标记识别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角线连通域标记加载三维虚拟模型的有效性 | 第43-45页 |
·验证对角线连通域标记的识别速度 | 第45页 |
·针对漂移问题的验证实验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48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