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治理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转型研究--基于“小队长”视角的考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1.4.1 村庄治理的权力结构分析 | 第13页 |
1.4.2 关于中国村庄治理组织建设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3 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的研究 | 第14-16页 |
1.5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1.5.1 村庄治理组织 | 第16页 |
1.5.2 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1.6.1. 研究切入点的独特性 | 第17页 |
1.6.2. 调查地点的独特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调查村落介绍 | 第19-22页 |
2.1 样本村概况 | 第19-22页 |
2.1.1 地理位置与村庄历史 | 第19页 |
2.1.2 村庄的特征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不同时期村庄治理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22-39页 |
3.1 人民公社时期 | 第22-27页 |
3.1.1 小队长的职能分析 | 第23-25页 |
3.1.2 生产大队与生产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25-27页 |
3.2 改革开放时期 | 第27-31页 |
3.2.1 小组长职能分析 | 第28-29页 |
3.2.2 制度安排下的村庄治理组织 | 第29-30页 |
3.2.3 实际运作中的村庄治理组织 | 第30-31页 |
3.3 新农村建设时期 | 第31-37页 |
3.3.1 新农村建设项目简介 | 第32页 |
3.3.2 小组长职能性“失业” | 第32-33页 |
3.3.3 小组长与村庄社会的关系 | 第33-34页 |
3.3.4 新型村庄治理组织的功能分析 | 第34-37页 |
3.4 村庄治理组织的转型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优化村庄治理组织建设的建议 | 第39-43页 |
4.1 政府与村庄治理组织关系的转变 | 第39页 |
4.2 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理念 | 第39-40页 |
4.3 科学合理的治理组织架构 | 第40-41页 |
4.4 引入新成员——村民议事会 | 第41页 |
4.5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组织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3-48页 |
5.1 对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思考 | 第43-44页 |
5.2 村庄治理组织面临的新情况 | 第44-46页 |
5.2.1 村庄治理组织和村民的关系 | 第44-45页 |
5.2.2 村民诉求的多样化 | 第45-46页 |
5.3 村庄治理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