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7-10页 |
| 1 前言 | 第10-1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2.3 资料收集 | 第11-14页 |
| 2.3.1 问卷调查 | 第11-12页 |
| 2.3.2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 第12页 |
| 2.3.3 血压的测量 | 第12-13页 |
| 2.3.4 血液标本的收集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第13页 |
| 2.3.5 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13-14页 |
| 2.4 定义 | 第14页 |
| 2.4.1 身体测量指标 | 第14页 |
| 2.4.2 血压 | 第14页 |
| 2.4.3 血脂异常症 | 第14页 |
| 2.4.4 糖尿病 | 第14页 |
| 2.5 左心房增大 | 第14页 |
|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 3 结果 | 第16-22页 |
| 3.1 基本资料 | 第16-17页 |
| 3.2 Spearman相关性研究 | 第17-18页 |
| 3.3 左心房增在五种身体测量指标四分位水平中的患病率分析 | 第18-19页 |
| 3.4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19-20页 |
| 3.5 ROC曲线比较五种测量指标评估左心房增大的预测能力 | 第20-22页 |
| 4 讨论 | 第22-24页 |
| 5 结论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 综述 | 第3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