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相山南部浯漳花岗斑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研究意义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17-20页 |
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0-26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20-21页 |
2.2 地层 | 第21-22页 |
2.3 构造 | 第22-23页 |
2.4 岩浆岩 | 第23-24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24-26页 |
3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第26-34页 |
3.1 野外地质特征及采样位置 | 第26-27页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27-34页 |
3.2.1 上南样品 XS-15-15 | 第27页 |
3.2.2 上南样品 XS-15-17 | 第27-28页 |
3.2.3 下保样品 XS-15-22 | 第28页 |
3.2.4 下保样品 XS-15-23 | 第28页 |
3.2.5 下保南样品 XS-15-24 | 第28-29页 |
3.2.6 下保南样品 XS-15-25 | 第29-34页 |
4 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50页 |
4.1 测试单位和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第35-42页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第42-45页 |
4.4 稀土元素特征 | 第45-47页 |
4.5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47-50页 |
4.5.1 Sr-Nd同位素特征 | 第47页 |
4.5.2 Pb同位素特征 | 第47-50页 |
5 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 第50-58页 |
5.1 测试方法 | 第50页 |
5.2 锆石特征及测试结果 | 第50-54页 |
5.2.1 样品 XS-15 | 第51页 |
5.2.2 样品 XS-24 | 第51-54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54-58页 |
6 研究意义 | 第58-68页 |
6.1 花岗斑岩成因类型 | 第58-60页 |
6.1.1 Sr-Nd同位素判别 | 第58页 |
6.1.2 主量元素判别 | 第58-59页 |
6.1.3 微量元素判别 | 第59-60页 |
6.2 花岗斑岩构造环境判别 | 第60-62页 |
6.2.1 Nb-Y及Rb-(Y+Nb)图解判别 | 第60-61页 |
6.2.2 Sr-Yb图解判别 | 第61-62页 |
6.3 物质来源判别 | 第62-65页 |
6.3.1 微量元素判别 | 第62-63页 |
6.3.2 Sr-Nd同位素判别 | 第63-64页 |
6.3.3 Pb同位素判别 | 第64-65页 |
6.4 产铀可能性探讨 | 第65-68页 |
6.4.1 岩体规模特征对比 | 第65-66页 |
6.4.2 岩相学特征对比 | 第66页 |
6.4.3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第66页 |
6.4.4 年代学特征对比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