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概况 | 第11-12页 |
2 大麻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3 大麻素受体的组织分布 | 第12-13页 |
4 大麻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第13-15页 |
5 大麻素受体的信号调节过程 | 第15-19页 |
5.1 外界因素对大麻素受体的调节 | 第15-17页 |
5.2 大麻素受体参与的细胞内调节 | 第17-19页 |
6 与CNR1有关的能量平衡机制 | 第19页 |
7 与CNR2有关的免疫调控机制 | 第19-20页 |
8 大麻素受体基因的结构 | 第20页 |
9 大麻素受体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9.1 人大麻素受体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9.2 其它动物大麻素受体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0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猪和牛大麻素受体基因克隆及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 | 第24-4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35页 |
2.1 pCNR1,cCNR1和cCNR2基因的克隆 | 第26-28页 |
2.2 pCNR1,cCNR1和cCNR2基因的TA克隆 | 第28-29页 |
2.3 pCNR1,cCNR1和cCN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1页 |
2.4 真核表达载体的大量提取 | 第31页 |
2.5 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 | 第31-32页 |
2.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32-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3.1 PCR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3.2 TA克隆酶切鉴定结果 | 第36页 |
3.3 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3.4 双酶切产物测序结果 | 第37页 |
3.5 加Kozak序列和myc标签序列的基因测序结果 | 第37-40页 |
3.6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4.1 基因克隆 | 第41-42页 |
4.2 TA克隆的目的 | 第42页 |
4.3 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42-43页 |
4.4 Kozak序列和myc分子标签序列 | 第43-44页 |
4.5 Westem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44-45页 |
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猪和牛大麻素受体的配体对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7-61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8-52页 |
2.1 检测不同配体对HEK293T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 | 第48-49页 |
2.2 激动剂与反向激动剂配制浓度与方法 | 第49-50页 |
2.3 不同配体作用于HEK293T细胞 | 第50-51页 |
2.4 微孔板多功能检测仪检测配体对HEK293T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 | 第51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3.1 检测配体对HEK293T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4.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4.29[luc2P/CRE/Hygro]的选择 | 第56-58页 |
4.2 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细胞 | 第58-59页 |
4.3 不同配体对HEK293T细胞内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1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