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1.2.1 密度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密度和施肥对植株形态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密度和施肥对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密度和施肥对爆裂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 试验区概况 | 第18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0页 |
2.4.1 产量构成因素及果穗性状 | 第19页 |
2.4.2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第19页 |
2.4.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19-20页 |
2.4.4 品质测定 | 第20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爆裂玉米产量变化 | 第21-26页 |
3.1 产量变化 | 第21-23页 |
3.2 产量构成因素及果穗性状的变化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爆裂玉米植株形态变化 | 第26-31页 |
4.1 植株形态的变化 | 第26-30页 |
4.1.1 植株茎部特征变化 | 第26-28页 |
4.1.2 植株叶部特征变化 | 第28-30页 |
4.2 形态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爆裂玉米生理指标变化 | 第31-36页 |
5.1 叶面积指数变化 | 第31-33页 |
5.2 叶绿素 SPAD 变化 | 第33-34页 |
5.3 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5.4 生理指标和植株形态对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爆裂玉米品质变化 | 第36-39页 |
6.1 膨爆品质的变化 | 第36-37页 |
6.2 玉米花营养品质的变化 | 第37-39页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9-43页 |
7.1 讨论 | 第39-41页 |
7.1.1 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沈爆 3 号最佳栽培措施探究 | 第39页 |
7.1.2 密度和施肥对夏播沈爆 3 号植株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39-40页 |
7.1.3 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对爆裂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0页 |
7.1.4 叶绿素 SPAD 值变化对爆裂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7.1.5 密度和施肥对籽粒膨爆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7.1.6 密度和施肥对玉米花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7.2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表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