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1.1.1 西安老城区大型综合医院建设概况 | 第10-11页 |
1.1.2 更新建设——西安交大二院的必然出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相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第13-16页 |
1.2.1 医院更新 | 第13-14页 |
1.2.2 “院中院” | 第14页 |
1.2.3 有机更新 | 第14-15页 |
1.2.4 其他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5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1.5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20-22页 |
2.现代大型综合医院更新理论概述 | 第22-34页 |
2.1 更新模式 | 第22-24页 |
2.1.1 新建 | 第22页 |
2.1.2 扩建 | 第22-23页 |
2.1.3 改建 | 第23-24页 |
2.2 现代医院布局模式与更新的可能性 | 第24-27页 |
2.2.1 分散式布局 | 第24页 |
2.2.2 半集中式布局 | 第24-25页 |
2.2.3 集中式布局 | 第25-26页 |
2.2.4 标准单元组合式布局 | 第26-27页 |
2.3 更新策略与方法 | 第27-30页 |
2.3.1 前期策划——医院建设的先决条件 | 第27页 |
2.3.2 总体规划——医院更新建设的指导 | 第27-29页 |
2.3.3 建筑单体处理——医院建设质量的保障 | 第29-30页 |
2.4 更新原则 | 第30-31页 |
2.4.1 坚持建筑布局与管理模式相统一原则 | 第30页 |
2.4.2 坚持近期建设为主,远期规划为指导原则 | 第30页 |
2.4.3 遵循合理程序,制定合理周期 | 第30页 |
2.4.4 降低更新建设对医疗业务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综合医院更新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第31页 |
2.5.1 注重现场调研 | 第31页 |
2.5.2 避免竖向加建 | 第31页 |
2.5.3 优先考虑设备的能源供应问题 | 第31页 |
2.5.4 减少临建用房 | 第31页 |
2.5.5 降低周转次数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3.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第34-58页 |
3.1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 | 第34-42页 |
3.1.1 历程变迁 | 第34-36页 |
3.1.2 院区历史格局 | 第36-37页 |
3.1.3 建筑概况及功能分布 | 第37-41页 |
3.1.4 主要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3.2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的现状分析 | 第42-49页 |
3.2.1 院区现状格局 | 第43页 |
3.2.2 建筑评估及功能演变 | 第43-46页 |
3.2.3 主要问题分析 | 第46-49页 |
3.2.4 面临的挑战 | 第49页 |
3.3 西安交大二院管理模式分析 | 第49-52页 |
3.3.1 专科病院建设 | 第50-51页 |
3.3.2 专科病院与“院中院”建设模式的适宜性 | 第51-52页 |
3.4 西安交大二院的更新建设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3.4.1 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的需要 | 第52-53页 |
3.4.2 满足当地群众就医难的需要 | 第53页 |
3.5 相关案例借鉴 | 第53-57页 |
3.5.1 南京市鼓楼医院的有机更新模式 | 第53-55页 |
3.5.2 西京医院的“院中院”建设模式 | 第55-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更新设计 | 第58-88页 |
4.1 上位规划与更新理念及原则 | 第58-60页 |
4.1.1 上位规划 | 第58-59页 |
4.1.2 发展战略 | 第59页 |
4.1.3 更新理念及原则 | 第59-60页 |
4.2 交大二院更新建设目标及规模测算 | 第60-64页 |
4.2.1 规划目标 | 第60-61页 |
4.2.2 规划规模测算 | 第61-64页 |
4.3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 第64-70页 |
4.3.1 半集中式布局——交大二院更新规划形态 | 第64-68页 |
4.3.2 功能分区与“院中院”管理模式的对应性 | 第68页 |
4.3.3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 第68-70页 |
4.4 院区交通流线优化设计 | 第70-74页 |
4.4.1 人车分流,优化交通 | 第71-73页 |
4.4.2 洁污分流,避免感染 | 第73页 |
4.4.3 改善院内道路设施 | 第73-74页 |
4.4.4 优化医疗导向设计 | 第74页 |
4.5 建筑单体更新 | 第74-80页 |
4.5.1 保留建筑改扩建 | 第74-75页 |
4.5.2 新建建筑 | 第75-79页 |
4.5.3 新旧建筑形象的协调 | 第79-80页 |
4.6 绿化设计与保障设施规划 | 第80-84页 |
4.6.1 绿化设计 | 第80-81页 |
4.6.2 保障设施规划 | 第81-84页 |
4.7 医院建设期过渡运营管理措施 | 第84-85页 |
4.7.1 一期建设 | 第84页 |
4.7.2 二期建设 | 第84-85页 |
4.7.3 三期建设 | 第8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5.西安交大二附院更新设计总结与反思 | 第88-98页 |
5.1 “院中院”——有机更新模式 | 第88-92页 |
5.1.1 有机更新模式 | 第88-90页 |
5.1.2 总体布局与“院中院”建设模式的适宜性 | 第90-91页 |
5.1.3 “院中院”——有机更新模式——被动式的选择 | 第91-92页 |
5.2 综合医院更新设计流程及理念 | 第92-96页 |
5.2.1 综合医院更新设计流程 | 第92-95页 |
5.2.2 综合医院更新理念 | 第95-96页 |
5.3 更新规划的变量因素及遗留问题 | 第96-97页 |
5.3.1 总体规划调整 | 第96页 |
5.3.2 遗留问题分析 | 第96-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结语 | 第98-102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认识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附录 1 | 第108-114页 |
附录 2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