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公证制度论文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设想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公证及公证证据概述第11-19页
    1.1 公证概述第11-12页
        1.1.1 公证的概念与起源第11页
        1.1.2 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第11页
        1.1.3 公证制度的价值第11-12页
    1.2 公证证据的概念与种类第12-15页
        1.2.1 公证证据的概念分析第12-13页
        1.2.2 公证证据的种类划分第13-15页
    1.3 公证证据的证明第15-17页
        1.3.1 公证证据的证明主体第15-16页
        1.3.2 公证证据所证明的客体第16-17页
        1.3.3 公证证据的证明责任第17页
        1.3.4 公证证据的证明标准第17页
    1.4 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第17-19页
第2章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缺陷及弊端第19-23页
    2.1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第19页
    2.2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存在的缺陷第19-20页
        2.2.1 规定甚少且过于原则化第19-20页
        2.2.2 现有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20页
        2.2.3 不符合一般证据规则的通例第20页
    2.3 公证证据制度缺陷引发的弊端第20-23页
        2.3.1 公证质量下降,且不易主动发现错假证第20-21页
        2.3.2 无章可循,公证员承担无限责任第21-23页
第3章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和原则第23-27页
    3.1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必要性第23-24页
        3.1.1 公证业务发展的迫切要求第23页
        3.1.2 公证证明活动的现实需要第23-24页
        3.1.3 提高公证质量和公证公信力的需要第24页
    3.2 公证证据规则的构建原则第24-27页
        3.2.1 法制、科学、合理原则第24-25页
        3.2.2 严格证据制度原则第25页
        3.2.3 强制性、程序性原则第25-27页
第4章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具体措施第27-41页
    4.1 建构公证证据资格规则第27-30页
        4.1.1 公证证据取得的途径第27-28页
        4.1.2 公证证据的资格审查标准第28-30页
    4.2 建构公证证据收集核实规则第30-36页
        4.2.1 公证机构依法履行核实义务第30-31页
        4.2.2 明确公证机构对证据的核实范围第31-32页
        4.2.3 明确公证机构对证据的核实方式第32-33页
        4.2.4 公证机构通常采用的主要核实方式第33-36页
    4.3 建构公证证据审查采信规则第36-39页
        4.3.1 公证证据的审核制度第36-37页
        4.3.2 建立公证证据的采信认定标准第37-38页
        4.3.3 公证程序中对证据的审查重点第38-39页
    4.4 构建公证证据权责明确规则第39-41页
        4.4.1 建立当事人举证责任自负和公证员免责相结合第39-40页
        4.4.2 建立法定证据认定规则与公证员自由心证规则相结合的运用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公司无铅喷锡焊接质量改进研究
下一篇: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