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导论 | 第15-22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三) 相关研究简评 | 第19-20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 第22-27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一) 政党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 第22-24页 |
(二)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 第24页 |
二、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24-27页 |
(一) 分析模型的建构 | 第25页 |
(二) 具体指标的选取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27-35页 |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初步发展阶段 | 第27-28页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曲折发展阶段 | 第28-31页 |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 | 第31-34页 |
四、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优势 | 第35-42页 |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文化层面的优越性 | 第35-37页 |
(一)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更先进 | 第35-36页 |
(二)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更科学 | 第36-37页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文化层面的优越性 | 第37-40页 |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更有效 | 第37-39页 |
(二)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更合理 | 第39-40页 |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层面的优越性 | 第40-42页 |
(一) 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价值导向更崇高 | 第40-41页 |
(二) 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实践品质更突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有待改进之处 | 第42-48页 |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文化层面的有待改进之处 | 第42-43页 |
(一) 个体政治心理有待进一步引导 | 第42-43页 |
(二) 部分党员价值观趋于多元 | 第43页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文化层面的有待改进之处 | 第43-45页 |
(一) 党内制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4页 |
(二) 党内制度设定理性不足 | 第44-45页 |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层面的有待改进之处 | 第45-48页 |
(一) 解决“四风”问题任重道远 | 第46-47页 |
(二) 部分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欠佳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 第48-54页 |
一、世界文化交流趋势提供国际契机 | 第48-49页 |
(一) 文化全球化及其表现 | 第48页 |
(二) 世界文化交流趋势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 第48-49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社会契机 | 第49-51页 |
(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提供基础 | 第50页 |
(二)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提供动能 | 第50-51页 |
三、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党内契机 | 第51-54页 |
(一) 党的思想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 第51-52页 |
(二) 党的制度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 第52页 |
(三) 党的作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建设提供引领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拣战 | 第54-61页 |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博弈带来的挑战 | 第54-56页 |
(一)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博弈的具体表现 | 第54-55页 |
(二)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博弈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挑战 | 第55-56页 |
二、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 第56-58页 |
(一) 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 | 第56-57页 |
(二) 中国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挑战 | 第57-58页 |
三、政党亚文化带来的挑战 | 第58-61页 |
(一) 政党亚文化的具体形态 | 第58-59页 |
(二) 政党亚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挑战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 第61-69页 |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路径 | 第61-63页 |
(一) 深化政党认知,加深政党情感 | 第61-62页 |
(二) 创新意识形态,突出价值取向 | 第62-63页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路径 | 第63-65页 |
(一) 深化制度意识,培育法治观念 | 第63-65页 |
(二) 科学设定制度,完善制度体系 | 第65页 |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行为文化层面的建设路径 | 第65-69页 |
(一) 优化行为作风,加强廉政建设 | 第66-67页 |
(二) 重塑精神面貌,建设精神家园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