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旧工业区的功能转型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旧工业区景观改造的研究 | 第14页 |
1.3 国内外旧工业区功能转型及工业建筑再利用实例分析 | 第14-19页 |
1.3.1 鲁尔老工业区 | 第14-16页 |
1.3.2 英国伦敦道克兰地区 | 第16-17页 |
1.3.4 成都东郊记忆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攀钢弄弄坪厂区功能转型方向探讨 | 第22-44页 |
2.1 国内外旧工业区功能转型案例分析 | 第22-28页 |
2.1.1 转型为教育科研 | 第22-23页 |
2.1.2 转型为文化及会展 | 第23-24页 |
2.1.3 转型为博览观演 | 第24-25页 |
2.1.4 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 | 第25-26页 |
2.1.5 转型为文化艺术街区 | 第26-28页 |
2.2 旧工业区功能转型目标与原则 | 第28-34页 |
2.2.1 转型目标 | 第28-29页 |
2.2.2 转型原则 | 第29-31页 |
2.2.3 转型经济策略 | 第31-34页 |
2.3 攀枝花城市功能与空间调整规划策略 | 第34-38页 |
2.3.1 产业调整策略 | 第36-37页 |
2.3.2 工业区集中布局 | 第37-38页 |
2.3.3 旧城更新与改造 | 第38页 |
2.4 攀钢弄弄坪厂区功能转型方向 | 第38-43页 |
2.4.1 城市区位及其在区域城市群中的职能 | 第38-40页 |
2.4.2 转型钒钛产业 | 第40-41页 |
2.4.3 城市职能转型 | 第41页 |
2.4.4 区域交通格局建设 | 第41页 |
2.4.5 攀钢弄弄坪基地转型分析 | 第41-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攀钢弄弄坪厂区城市设计探索 | 第44-66页 |
3.1 攀钢弄弄坪片区周边现状调研分析 | 第44-50页 |
3.1.1 攀钢弄弄坪片区概况 | 第44-45页 |
3.1.2 攀钢弄弄坪片区现状调研 | 第45-49页 |
3.1.3 攀钢弄弄坪片区现状问题分析 | 第49-50页 |
3.2 攀钢弄弄坪厂区现状调研分析 | 第50-54页 |
3.2.1 攀钢弄弄坪厂区现状调研 | 第50-51页 |
3.2.2 攀钢弄弄坪厂区现状问题分析 | 第51-53页 |
3.2.3 攀钢弄弄坪厂区改造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53-54页 |
3.3 攀钢弄弄坪厂区改造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3.3.1 可持续原则 | 第54-55页 |
3.3.2 多样化原则 | 第55页 |
3.3.3 可操作性原则 | 第55页 |
3.4 攀钢弄弄坪厂区概念城市设计——近期方案 | 第55-57页 |
3.4.1 分区设计 | 第56页 |
3.4.2 改造模式 | 第56-57页 |
3.4.3 环境改造设计 | 第57页 |
3.5 攀钢弄弄坪厂区概念城市设计——远景方案 | 第57-65页 |
3.5.1 布局结构 | 第58-59页 |
3.5.2 空间结构 | 第59-60页 |
3.5.3 改造的系统设计 | 第60-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轨梁厂改造的功能设计与空间设计 | 第66-88页 |
4.1 轨梁厂概况 | 第66页 |
4.2 功能策划 | 第66-72页 |
4.2.1 功能单元模块的设计思路 | 第68-69页 |
4.2.2 空间高度需求下的布局 | 第69-72页 |
4.3 详细功能平面设计 | 第72-85页 |
4.3.1 青年科技馆 | 第73-74页 |
4.3.2 工业展览馆 | 第74-75页 |
4.3.3 影院 | 第75-76页 |
4.3.4 图书馆 | 第76-77页 |
4.3.5 体育健身中心 | 第77-79页 |
4.3.6 餐饮 | 第79-82页 |
4.3.7 购物 | 第82-84页 |
4.3.8 办公 | 第84-85页 |
4.4 立面设计 | 第85-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5 轨梁厂改造的技术设计 | 第88-98页 |
5.1 结构设计 | 第88-90页 |
5.1.1 旧建筑结构利用 | 第88-90页 |
5.1.2 新建筑结构设计 | 第90页 |
5.2 绿色节能设计 | 第90-96页 |
5.2.1 通风设计 | 第91-92页 |
5.2.2 采光设计 | 第92-95页 |
5.2.3 外立面绿色设计 | 第95-96页 |
5.3 防火设计 | 第96-97页 |
5.3.1 防火分区设计 | 第96页 |
5.3.2 消防与景观水体的结合 | 第96-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结论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图表目录 | 第108-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