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大跨度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1页 |
1.1.1 大跨度结构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1.2 大跨度结构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多维多点激励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多维多点地面运动的模拟 | 第11-13页 |
1.2.2 多维多点激励的计算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 小波方法及地震动的小波分解 | 第17-33页 |
2.1 小波方法的发展历史与应用 | 第17-18页 |
2.1.1 小波方法的发展历史 | 第17页 |
2.1.2 小波方法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2.2 基数B-样条小波 | 第18-22页 |
2.2.1 紧支集B-样条函数及其性质 | 第18-19页 |
2.2.2 基数B-样条小波函数的创建 | 第19-20页 |
2.2.3 基数B-样条小波函数的分解与重构算法 | 第20-22页 |
2.3 地震动的小波分解及算例分析 | 第22-30页 |
2.3.1 基数B-样条小波模拟真实地震动的小波分解 | 第22-23页 |
2.3.2 算例分析 | 第23-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3 多维多点支座激励的地震响应与模型分析 | 第33-61页 |
3.1 多维多点支座激励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33-36页 |
3.2 模型分析 | 第36-60页 |
3.2.1 结构模型的基本特性 | 第36-47页 |
3.2.2 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公式 | 第47-57页 |
3.2.3 一致输入时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公式 | 第57-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梁柱刚结时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61-81页 |
4.1 卧龙波作用下结构各自由度位移的计算 | 第61-71页 |
4.1.1 一致输入及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各自由度位移反应 | 第61-64页 |
4.1.2 一致输入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64-67页 |
4.1.3 考虑行波效应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67-71页 |
4.2 宝鸡波作用下结构各自由度位移的计算 | 第71-80页 |
4.2.1 一致输入及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各自由度位移反应 | 第71-74页 |
4.2.2 一致输入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74-77页 |
4.2.3 考虑行波效应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77-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梁柱铰结时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81-101页 |
5.1 卧龙波作用下结构各自由度位移的计算 | 第81-90页 |
5.1.1 一致输入及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各自由度位移反应 | 第81-84页 |
5.1.2 一致输入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84-87页 |
5.1.3 考虑行波效应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87-90页 |
5.2 宝鸡波作用下结构各自由度位移的计算 | 第90-98页 |
5.2.1 一致输入及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各自由度位移反应 | 第90-93页 |
5.2.2 一致输入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93-95页 |
5.2.3 考虑行波效应时各阶振型位移反应 | 第95-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结论 | 第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