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1.1 前言 | 第9页 |
| 1.2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工艺 | 第9-12页 |
| 1.2.1 煤化工废水特点 | 第9-11页 |
| 1.2.2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 第11-12页 |
| 1.3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及原理 | 第12-17页 |
| 1.3.1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2-13页 |
| 1.3.2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第13-15页 |
| 1.3.3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原理 | 第15-17页 |
| 1.4 陶瓷膜耦合催化臭氧氧化 | 第17-19页 |
| 1.4.1 膜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4.2 陶瓷膜技术 | 第18页 |
| 1.4.3 臭氧对陶瓷膜的影响 | 第18页 |
| 1.4.4 陶瓷膜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 | 第18-19页 |
| 1.5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9-22页 |
| 1.5.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1.5.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2章 不同种类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研究 | 第22-28页 |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2.1.3 不同种类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性能评价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 2.2 不同种类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动力学分析及效果比选 | 第25-27页 |
| 2.2.1 不同种类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性能 | 第25页 |
| 2.2.2 不同种类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动力学分析比较 | 第25-2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粒径与前驱体对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 | 第28-46页 |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40页 |
| 3.1.1 不同粒径三种前驱体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34页 |
| 3.1.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 3.1.3 吸附实验 | 第34-36页 |
| 3.1.4 不同粒径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性能评价实验 | 第36页 |
| 3.1.5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6-40页 |
| 3.2 臭氧催化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40-45页 |
| 3.2.1 不同粒径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性能 | 第40-41页 |
| 3.2.2 不同粒径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41-43页 |
| 3.2.3 活性炭粒径与催化降解草酸动力学常数的关系 | 第43-44页 |
| 3.2.4 官能团含量与催化降解草酸动力学常数的关系 | 第44-4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构建 | 第46-55页 |
|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6-49页 |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4.1.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 4.1.3 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 4.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48-49页 |
| 4.2 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运行参数探究 | 第49-51页 |
| 4.2.1 烧杯间歇实验优选臭氧投加量 | 第49-50页 |
| 4.2.2 反应器运行通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 4.3 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效果 | 第51-53页 |
| 4.3.1 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效果 | 第51-52页 |
| 4.3.2 催化臭氧氧化对跨膜压差的控制效果 | 第52-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