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深港通”机制介绍 | 第9页 |
(二)“深港通”法律研究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12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2-13页 |
(四)演绎分析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深港通”基本问题概述 | 第14-29页 |
第一节 “深港通”开通历程 | 第14-16页 |
一、初步构想 | 第14页 |
二、政策落实 | 第14-15页 |
三、正式开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深港通”法律关系 | 第16-19页 |
一、主体 | 第16页 |
二、客体 | 第16-17页 |
三、内容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深港通”法的体系 | 第19-25页 |
一、我国内地证券法的体系 | 第21-23页 |
二、我国香港证券法的体系 | 第23-25页 |
三、两地间区际合作协议 | 第25页 |
第四节 “深港通”学科属性 | 第25-28页 |
一、区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与方法 | 第26-27页 |
二、“‘深港通’法律问题研究”具有区际私法性质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深港通”的理论问题分析 | 第29-44页 |
第一节 “深港通”证券物权权益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29-34页 |
一、与证券物权权益相关的证券持有模式分析 | 第29-31页 |
二、证券物权权益的法律适用路径选择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深港通”证券侵权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34-40页 |
一、证券侵权的主要类型 | 第34-36页 |
二、证券侵权的法律适用路径选择 | 第36-38页 |
三、证券侵权的法律监管路径选择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深港通”证券纠纷的法律解决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一、区际证券诉讼 | 第40-42页 |
二、区际证券仲裁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深港通”的实践问题分析 | 第44-54页 |
第一节 三六零重组上市案例分析 | 第44-48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44-45页 |
二、区际私法法律关系 | 第45-46页 |
三、证券侵权问题探析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唐某博等人操纵市场案例分析 | 第48-51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48-49页 |
二、区际私法法律关系 | 第49-50页 |
三、两地证监会联合监管模式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我国内地首例证券支持诉讼案例分析 | 第51-53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51页 |
二、区际私法法律关系 | 第51-52页 |
三、证券诉讼制度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深港通”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 | 第54-62页 |
第一节 我国内地有关证券的立法完善 | 第54-58页 |
一、有关证券的行政立法完善 | 第54-55页 |
二、有关证券的民事立法与涉外民事立法完善 | 第55-57页 |
三、有关证券的刑事立法完善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我国内地有关证券的司法完善 | 第58-59页 |
一、证券诉讼制度完善 | 第58页 |
二、证券仲裁制度完善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区际有关证券的执法合作与司法协助完善 | 第59-60页 |
一、区际有关证券的执法合作完善 | 第59-60页 |
二、区际有关证券的司法协助完善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