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3-35页
    一、选题缘由第13-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22页
        (一)理论意义第16-19页
        (二)实践意义第19-22页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第22-32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22-2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7-31页
        (三)研究现状述评第31-32页
    四、研究思路、方法第32-34页
        (一)研究思路第32-33页
        (二)研究方法第33-34页
    五、创新点及难点第34-35页
第一章 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梳理第35-51页
    一、人文素养培育相关概念解析第35-42页
        (一)人文内涵第35-36页
        (二)素养内涵第36-37页
        (三)人文素养内涵第37-38页
        (四)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关系第38-40页
        (五)人文素养培育内涵第40-42页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功能界说第42-46页
        (一)培育人文精神第42-43页
        (二)塑造健全人格第43-44页
        (三)推进精神文明第44-45页
        (四)促进社会和谐第45-46页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功能第46-51页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第46-48页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48-51页
第二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分析第51-69页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然性解析第51-58页
        (一)时代变革的客观需求第51-53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诉求第53-54页
        (三)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第54-56页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选择第56-58页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能性分析第58-69页
        (一)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蕴趋同性第58-60页
        (二)人文素养培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60-64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第64-69页
第三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考量第69-99页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第69-76页
        (一)问卷调查缘起第69-70页
        (二)问卷调查对象第70-71页
        (三)问卷调查内容第71页
        (四)问卷调查方法第71页
        (五)问卷样本分析第71-76页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6-89页
        (一)生命关爱教育不足第76-78页
        (二)健全人格教育滞后第78-80页
        (三)公平正义教育欠佳第80-82页
        (四)责任担当教育缺失第82-84页
        (五)审美素质教育待增第84-87页
        (六)敬畏自然教育不够第87-89页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第89-99页
        (一)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负面影响第89-91页
        (二)唯政治视角的思想倾向第91-93页
        (三)部分教育者本身人文素质不高的羁绊第93-96页
        (四)学校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第96-97页
        (五)大学养育人文素养的文化氛围缺失第97-99页
第四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换第99-133页
    一、思维转换的目标定位第99-112页
        (一)注重生命关爱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前提第99-102页
        (二)倾心健全人格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归宿第102-104页
        (三)凸显公平正义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第104-105页
        (四)着力责任担当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义第105-107页
        (五)走心审美素质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升华第107-110页
        (六)重视敬畏自然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第110-112页
    二、思维转换的原则遵循第112-120页
        (一)以人为本原则第112-115页
        (二)理论、实际结合原则第115-116页
        (三)科学性、方向性统一原则第116-117页
        (四)教育、自我教育呼应原则第117-119页
        (五)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原则第119-120页
    三、思维转换的方法选择第120-133页
        (一)更新思维方式、转换教学范式第120-123页
        (二)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第123-125页
        (三)拓展教育内容、突出个体价值第125-128页
        (四)丰富人文载体、强化氛围熏陶第128-133页
第五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机制保障第133-153页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第133-139页
        (一)营造优良社会环境第133-135页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障第135-137页
        (三)建构质优教师队伍第137-139页
    二、高等学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第139-145页
        (一)思想上重视并健全领导体系第139-140页
        (二)行动上确立并践行人文理念第140-142页
        (三)组织上制定并推行交流培训机制第142-145页
    三、教育主体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第145-153页
        (一)政策跟进教学呼唤第145-148页
        (二)理论回应学生需求第148-150页
        (三)实践应答现实变化第150-153页
结语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3页
致谢第163-165页
作者简介第165-167页
附录第167-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下一篇:一、第一部分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在铂类敏感复发卵巢癌中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二、第二部分 NTRK3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卵巢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