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1.3 OLED 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第15-19页 |
1.3.1 OLED 的基本结构 | 第15页 |
1.3.2 OLED 的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1.3.3 OLED 的性能参数 | 第18-19页 |
1.4 有机光电材料的特性、类别以及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19-26页 |
1.4.1 有机光电材料的特性 | 第19-22页 |
1.4.2 有机光电材料的类别 | 第22-25页 |
1.4.3 材料性质对器件性能的关系 | 第25-26页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45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仪器与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2.2.2 试验试剂与处理 | 第32页 |
2.2.3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2.2.4 具体合成过程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2.3.1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合成 | 第34-35页 |
2.3.2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 第35页 |
2.3.3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第35-36页 |
2.3.4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电学性质 | 第36-37页 |
2.3.5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 | 第37页 |
2.3.6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传输性质 | 第37-38页 |
2.3.7 联二苯基/苯基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38-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以苯基/联二苯基为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60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3.2.1 实验仪器与结构表征 | 第46-47页 |
3.2.2 试验试剂与处理 | 第47页 |
3.2.3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47-48页 |
3.2.4 具体合成过程 | 第48-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3.3.1 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合成 | 第49页 |
3.3.2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 第49-50页 |
3.3.3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光谱性质 | 第50-51页 |
3.3.4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电学性质 | 第51-52页 |
3.3.5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材料的分子模拟 | 第52-53页 |
3.3.6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传输性质 | 第53页 |
3.3.7 含有间隔基团的咔唑类蓝光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53-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质 | 第60-77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5页 |
4.2.1 实验仪器与结构表征 | 第61-63页 |
4.2.2 试验试剂与处理 | 第63页 |
4.2.3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63页 |
4.2.4 具体合成过程 | 第63-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4.3.1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合成 | 第65页 |
4.3.2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 第65-66页 |
4.3.3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第66-67页 |
4.3.4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电学性质 | 第67-68页 |
4.3.5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 | 第68-69页 |
4.3.6 联咔唑类蓝色磷光双极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69-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第五章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深蓝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质 | 第77-91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8-82页 |
5.2.1 实验仪器与结构表征 | 第78-79页 |
5.2.2 试验试剂与处理 | 第79页 |
5.2.3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79-80页 |
5.2.4 具体合成过程 | 第80-8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2-89页 |
5.3.1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 | 第82页 |
5.3.2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 第82-83页 |
5.3.3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第83页 |
5.3.4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光电子能谱 | 第83-84页 |
5.3.5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分子模拟 | 第84-85页 |
5.3.6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传输性质 | 第85-86页 |
5.3.7 螺双芴/芳香膦氧类磷光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86-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