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三水醋酸钠过冷度及传热性能的同步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及缩写词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相变储能材料的概述第14-19页
        1.2.1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第14-17页
        1.2.2 相变储能材料的选用原则第17-18页
        1.2.3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第18-19页
    1.3 相变储能材料强化传热的方法第19-20页
        1.3.1 添加剂第19页
        1.3.2 相变微胶囊技术第19-20页
        1.3.3 肋片强化传热第20页
        1.3.4 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第20页
    1.4 相变储能材料SAT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1 物性参数及特征第20-21页
        1.4.2 改善过冷度和相分离的研究第21-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2-25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5.2 主要创新点第24-25页
第2章 无机水合盐及纳米金属对SAT性能改善的研究第25-36页
    2.1 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第25-27页
        2.1.1 实验材料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页
        2.1.3 实验材料的制备第25-26页
        2.1.4 性能测试第26-27页
    2.2 三水醋酸钠的性能研究第27-28页
        2.2.1 过冷特性第27页
        2.2.2 热物性第27-28页
    2.3 传统成核剂的筛选第28-29页
    2.4 纳米金属作为成核剂第29-31页
        2.4.1 纳米金属的性能研究第29-30页
        2.4.2 纳米金属改性SAT过冷特性的研究第30-31页
    2.5 无机水合盐作为成核剂第31-35页
        2.5.1 无机水合盐的性能研究第31-33页
        2.5.2 无机水合盐改性SAT过冷特性的研究第33-35页
    2.6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SAT性能改善的研究第36-60页
    3.1 纳米材料成核及强化传热的原理第36-39页
        3.1.1 纳米材料成核的作用机理第36-38页
        3.1.2 纳米材料强化传热的作用机理第38-39页
    3.2 实验内容与实验仪器第39-41页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9-40页
        3.2.2 纳米金属氧化物/SAT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40页
        3.2.3 性能测试第40-41页
    3.3 Fe_3O_4/SAT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1-46页
        3.3.1 Fe_3O_4对SAT过冷度的影响第41-43页
        3.3.2 Fe_3O_4/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测试第43-44页
        3.3.3 Fe_3O_4/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4页
        3.3.4 导热系数的测试第44-45页
        3.3.5 热稳定性测试第45-46页
    3.4 ɑ-Fe_2O_3/SAT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6-51页
        3.4.1 ɑ-Fe_2O_3对SAT过冷度的影响第46-47页
        3.4.2 ɑ-Fe_2O_3/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测试第47-48页
        3.4.3 ɑ-Fe_2O_3/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8-49页
        3.4.4 导热系数的测试第49-50页
        3.4.5 热稳定性测试第50-51页
    3.5 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1-56页
        3.5.1 YSZ对SAT过冷度的影响第51-52页
        3.5.2 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测试第52-53页
        3.5.3 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表征第53-54页
        3.5.4 导热系数的测试第54-55页
        3.5.5 热稳定性测试第55-56页
    3.6 纳米成核剂改性SAT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第56-58页
    3.7 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金属泡沫铜强化SAT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研究第60-74页
    4.1 泡沫金属强化传热的原理第60-62页
        4.1.1 泡沫金属强化传热的机理第60-61页
        4.1.2 泡沫金属形状的设计第61-62页
    4.2 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第62-64页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62页
        4.2.2 泡沫铜/SAT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62页
        4.2.3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62-63页
        4.2.4 性能测试第63-64页
    4.3 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研究第64-70页
        4.3.1 泡沫铜对SAT传热过程的影响第64-66页
        4.3.2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第66-67页
        4.3.3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第67-68页
        4.3.4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第68-70页
    4.4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的储能特性研究第70-72页
        4.4.1 SAT比热容的测试第70-71页
        4.4.2 泡沫铜/YSZ/SAT复合相变材料储热量的计算第71-72页
    4.5 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轴系角振动的柴油机轴系部件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涟漪纹管管内对流单相和冷凝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