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PRRSV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2-14页 |
1.1.1 PRRSV 的基因组结构 | 第12页 |
1.1.2 PRRSV 的结构蛋白 | 第12-14页 |
1.2 PRRSV 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PRRSV 表面蛋白 GP2、GP3、GP4、GP5 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第19-35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材料 | 第19-22页 |
2.2.1 病毒、菌株、载体 | 第19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2.3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2.4 溶液配制 | 第21-22页 |
2.3 方法 | 第22-29页 |
2.3.1 PRRSV 培养 | 第22页 |
2.3.2 PRRSV 总基因组 RNA 的提取 | 第22-23页 |
2.3.3 PRRSV GP2、GP3、GP4 与 GP5 基因的扩增 | 第23-26页 |
2.3.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2.3.5 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27-29页 |
2.3.6 蛋白的纯化 | 第29页 |
2.3.7 Western blotting | 第29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4.1 PRRSV JXA1 株 ORF2、ORF3、ORF4 与 ORF5 基因的扩增 | 第29-30页 |
2.4.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30-31页 |
2.4.3 原核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与 SDS-PAGE | 第31-32页 |
2.4.4 重组蛋白的纯化与 Western blotting 鉴定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PRRSV 结构蛋白作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材料 | 第35-36页 |
3.2.1 小鼠、抗体 | 第35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3.2.4 溶液配制 | 第36页 |
3.3 方法 | 第36-39页 |
3.3.1 免疫计划 | 第36-37页 |
3.3.2 血清的提取 | 第37页 |
3.3.3 收集灌洗液 | 第37页 |
3.3.4 抗体效价水平检测 | 第37页 |
3.3.5 抗体水平检测 | 第37-38页 |
3.3.6 sIgA 水平检测 | 第38页 |
3.3.7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 第38-39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4.1 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39-40页 |
3.4.2 抗体水平的检测 | 第40-42页 |
3.4.3 sIgA 水平检测 | 第42页 |
3.4.4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PRRSV 结构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52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4.2.1 PRRSV GP2、GP3、GP4、GP5 蛋白序列的获取 | 第45页 |
4.2.2 PRRSV GP2、GP3、GP4、GP5 蛋白序列的分析 | 第45页 |
4.3 结果 | 第45-50页 |
4.3.1 GP2~5 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45-49页 |
4.3.3 GP2~5 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讨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