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化学工业论文--电镀工业论文

关于铜在化学处理后的单晶硅上选择性电镀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课题背景第8-10页
    1.2 论文研究内容第10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金属电镀理论第12-24页
    2.1 电镀基本原理第12-14页
        2.1.1 典型系统组成第12-13页
        2.1.2 法拉第定律第13-14页
    2.2 双电层模型第14-17页
        2.2.1 Helmholtz-Perrin模型第15页
        2.2.2 Gouy-Chapman模型第15页
        2.2.3 Stern-Graham模型第15-17页
    2.3 金属电结晶过程第17-21页
        2.3.1 成核第18-19页
        2.3.2 晶核生长理论第19-21页
    2.4 脉冲电镀技术第21-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单晶硅湿法蚀刻及仿真第24-32页
    3.1 湿法蚀刻第24-28页
        3.1.1 BHF蚀刻机理第24-25页
        3.1.2 KOH蚀刻机理第25-28页
    3.2 IntelliSuite仿真软件第28页
    3.3 (100)硅片在KOH中的蚀刻行为仿真第28-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实验第32-46页
    4.1 单晶硅电极制作第32-35页
        4.1.1 硅基底刻形第32-34页
        4.1.2 掩膜图案第34-35页
    4.2 表面化学处理方法第35-37页
        4.2.1 BHF表面腐蚀处理第35-36页
        4.2.2 KOH表面腐蚀处理第36-37页
        4.2.3 异丙醇浸没处理第37页
    4.3 实验系统建立第37-40页
    4.4 铜电镀实验第40-43页
    4.5 镀层表征方法第43-45页
        4.5.1 表面形貌观察第44页
        4.5.2 表面结构观察第44-45页
        4.5.3 表面轮廓分析第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6-68页
    5.1 铜在(100)硅片上的电镀行为第46-57页
        5.1.1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影响第47-49页
        5.1.2 电极形状的影响第49-53页
        5.1.3 电镀方式及参数的影响第53-57页
    5.2 铜在(111)硅片上的电镀行为第57-67页
        5.2.1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影响第58-59页
        5.2.2 电镀方式的影响第59-62页
        5.2.3 电极尺度效应的影响第62-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实验结论第68-69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 Mask 2掩膜图形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运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下一篇:刚—柔组合桨强化高粘度固液两相流体混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