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大坝变形监测现状及趋势 | 第10-14页 |
1.2.1 人工变形监测系统 | 第10-11页 |
1.2.2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大坝变形监测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小湾大坝安全监测概述 | 第16-19页 |
2.1 小湾电站工程概况 | 第16页 |
2.2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概况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小湾大坝变形监测方案与实施 | 第19-29页 |
3.1 平面位移监测基准网设计与实施 | 第19-23页 |
3.1.1 平面位移监测基准网点位设计 | 第19页 |
3.1.2 平面位移监测基准网点位的埋设 | 第19-21页 |
3.1.3 平面位移监测基准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3.2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设方案 | 第23-25页 |
3.2.1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点位设置 | 第23-24页 |
3.2.2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观测要求 | 第24-25页 |
3.2.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实施 | 第25页 |
3.3 变形监测点设置 | 第25-26页 |
3.3.1 坝体 | 第25-26页 |
3.3.2 坝基 | 第26页 |
3.4 分步实施及与施工测量控制网的衔接 | 第26-27页 |
3.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分步实施 | 第26页 |
3.4.2 与施工测量控制网的衔接 | 第26页 |
3.4.3 联测网实施技术 | 第26-27页 |
3.5 实施进度计划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坝体监测数据分析 | 第29-68页 |
4.1 坐标及高程系统 | 第29页 |
4.2 数据检验及平差计算 | 第29-31页 |
4.2.1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9-30页 |
4.2.2 数据检验 | 第30页 |
4.2.3 平差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4.3 变形监测基准网分析 | 第31-36页 |
4.3.1 平面位移监测基准网观测成果分析 | 第31-33页 |
4.3.2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观测成果分析 | 第33-36页 |
4.4 坝体变形监测 | 第36-56页 |
4.4.1 EL.1100m高程及以下高程坝后马道水平位移 | 第36-37页 |
4.4.2 EL.1100m高程检查廊道垂直位移 | 第37-38页 |
4.4.3 EL.1190m高程坝后马道水平和垂直位移 | 第38-42页 |
4.4.4 回归分析 | 第42-46页 |
4.4.5 EL.1190m高程检查廊道垂直位移 | 第46-47页 |
4.4.6 坝顶EL.1245m高程水平位移 | 第47-49页 |
4.4.7 回归分析 | 第49-53页 |
4.4.8 坝顶EL.1245m高程垂直位移 | 第53-55页 |
4.4.9 基础廊道垂直位移 | 第55-56页 |
4.5 坝体的挠度分析 | 第56-66页 |
4.6 双曲拱坝变形体态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