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近红外人体静脉成像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人体静脉成像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人体静脉图像采集平台设计与实现第14-20页
    2.1 人体静脉成像模型第14页
    2.2 FPGA最小系统第14-15页
    2.3 图像传感器的选取第15页
    2.4 近红外光源的设计第15-17页
        2.4.1 静脉采集LED光源研制第15-17页
        2.4.2 光源照射方式的选取第17页
    2.5 滤光片的选取第17页
    2.6 硬件RTL电路及系统架构第17-19页
        2.6.1 RTL电路第17-19页
        2.6.2 硬件系统架构第19页
    2.7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人体静脉图像预处理与增强第20-34页
    3.1 对比度增强第20-24页
        3.1.1 基于直方图的图像增强第20-22页
        3.1.2 形态学图像增强第22-24页
    3.2 高频强调滤波第24-25页
    3.3 人体静脉分割第25-30页
        3.3.1 均值法第25页
        3.3.2 局部阈值化(NiBlack算法)第25-26页
        3.3.3 最大类间差法(OTSU算法)第26-27页
        3.3.4 方向谷形分割第27-30页
    3.4 人体静脉图像细化改进算法第30-33页
        3.4.1 细化算法第31-32页
        3.4.2 细化算法的改进第32页
        3.4.3 毛刺的裁减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人体静脉成像实验及其质量评价第34-46页
    4.1 人体静脉图像模糊的原因第34页
    4.2 人体静脉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34-38页
        4.2.1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静脉图像质量评价第34-36页
        4.2.2 基于有参考的静脉图像质量评价第36-38页
    4.3 不同波长近红外人体静脉成像技术的实验及质量评价第38-41页
        4.3.1 不同波长近红外人体静脉成像技术的实验第38-39页
        4.3.2 不同波长近红外人体静脉图像质量评价第39-41页
    4.4 人体静脉图像预处理实验及质量评价第41-45页
        4.4.1 人体静脉图像对比度增强实验第41-42页
        4.4.2 人体静脉分割实验第42-43页
        4.4.3 人体静脉图像细化实验第43页
        4.4.4 人体静脉图像预处理效果评价第43-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5.1 论文总结第46页
    5.2 本文的贡献和创新第46-47页
    5.3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压输电线路图像的绝缘子识别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