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7种中国林业检疫性害虫的适生区预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前言第13-31页
    1.1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现状概述第13-14页
    1.2 7种林业检疫性害虫的研究现状第14-26页
        1.2.1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第14-15页
        1.2.2 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第15-17页
        1.2.3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第17-19页
        1.2.4 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aequalis第19-21页
        1.2.5 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rusticus第21-22页
        1.2.6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第22-24页
        1.2.7 枣实蝇Carpomyavesuviana第24-26页
    1.3 有害生物适生性分析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第26-27页
    1.4 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概述第27-28页
    1.5 7种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的适生区预测研究现状第28-29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9-31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1.6.2 技术路线第30页
        1.6.3 研究内容第30-3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1-38页
    2.1 材料第31-32页
        2.1.1 7种林业检疫性害虫地理分布数据来源第31页
        2.1.2 地图数据第31页
        2.1.3 气候环境数据第31-32页
        2.1.4 MaxEnt模型及ArcGIS软件第32页
    2.2 方法第32-38页
        2.2.1 收集7种林业检疫性害虫分布数据第32-33页
        2.2.2 环境数据格式转换第33-34页
        2.2.3 适生区面积计算第34页
        2.2.4 MaxEnt模型预测方法第34-38页
            2.2.4.1 阈值选择第36页
            2.2.4.2 预测结果输出第36页
            2.2.4.3 影响害虫地理分布的环境因子第36-37页
            2.2.4.4 模型预测准确性评价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85页
    3.1 美国白蛾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38-44页
        3.1.1 美国白蛾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38页
        3.1.2 美国白蛾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38-42页
            3.1.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38-39页
            3.1.2.2 美国白蛾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39页
            3.1.2.3 美国白蛾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39-41页
            3.1.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41-42页
        3.1.3 美国白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42-43页
        3.1.4 美国白蛾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43-44页
    3.2 苹果蠹蛾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44-51页
        3.2.1 苹果蠹蛾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44-45页
        3.2.2 苹果蠹蛾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45-49页
            3.2.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45页
            3.2.2.2 苹果蠹蛾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45-46页
            3.2.2.3 苹果蠹蛾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46-48页
            3.2.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48-49页
        3.2.3 苹果蠹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49-50页
        3.2.4 苹果蠹蛾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50-51页
    3.3 红脂大小蠹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51-58页
        3.3.1 红脂大小蠹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51-52页
        3.3.2 红脂大小蠹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52-56页
            3.3.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52页
            3.3.2.2 红脂大小蠹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52-53页
            3.3.2.3 红脂大小蠹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53-55页
            3.3.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55-56页
        3.3.3 红脂大小蠹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56-57页
        3.3.4 红脂大小蠹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57-58页
    3.4 双钩异翅长蠹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58-65页
        3.4.1 双钩异翅长蠹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58-59页
        3.4.2 双钩异翅长蠹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59-63页
            3.4.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59页
            3.4.2.2 双钩异翅长蠹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59-60页
            3.4.2.3 双钩异翅长蠹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60-62页
            3.4.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62-63页
        3.4.3 双钩异翅长蠹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63-64页
        3.4.4 双钩异翅长蠹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64-65页
    3.5 青杨脊虎天牛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65-72页
        3.5.1 青杨脊虎天牛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65-66页
        3.5.2 青杨脊虎天牛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66-70页
            3.5.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66页
            3.5.2.2 青杨脊虎天牛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66-67页
            3.5.2.3 青杨脊虎天牛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67-69页
            3.5.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69-70页
        3.5.3 青杨脊虎天牛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70-71页
        3.5.4 青杨脊虎天牛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71-72页
    3.6 扶桑绵粉蚧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72-78页
        3.6.1 扶桑绵粉蚧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72页
        3.6.2 扶桑绵粉蚧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72-76页
            3.6.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72页
            3.6.2.2 扶桑绵粉蚧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72-73页
            3.6.2.3 扶桑绵粉蚧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73-75页
            3.6.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75-76页
        3.6.3 扶桑绵粉蚧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76-77页
        3.6.4 扶桑绵粉蚧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77-78页
    3.7 枣实蝇在世界适生区及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第78-85页
        3.7.1 枣实蝇在世界适生区分布第78-79页
        3.7.2 枣实蝇在我国适生区分布及重要环境变量第79-83页
            3.7.2.1 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第79页
            3.7.2.2 枣实蝇在我国适生区预测第79-80页
            3.7.2.3 枣实蝇的分布与气候环境变量的关系第80-82页
            3.7.2.4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82-83页
        3.7.3 枣实蝇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预测结果第83-84页
        3.7.4 枣实蝇在我国适生区面积第84-85页
4 讨论第85-93页
    4.1 7种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的适生性第85-90页
    4.2 MaxEnt生态位模型适生区预测第90-91页
    4.3 气候变化对7种林业检疫性害虫影响的预测第91-93页
5 结论第93-96页
6 参考文献第96-109页
7 致谢第109-110页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隆熏蒸加短期轮作葱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地径形高法的被盗木材积复原技术--以刺槐、麻栎两树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