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道和曲社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8-18页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意义 | 第8-12页 |
一、写作缘起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12-16页 |
第三节 相关问题说明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道和曲社的历史演变 | 第18-37页 |
第一节 道和曲社的成立与发展 | 第18-29页 |
一、曲社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18-22页 |
二、道和曲社的曲折发展 | 第22-27页 |
三、昆剧研习社的现状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道和曲社的组织宗旨和唱曲、曲会传统 | 第29-37页 |
一、立社宗旨(道和精神) | 第29-31页 |
二、道和曲社的唱曲、曲会传统 | 第31-37页 |
第二章 苏州道和曲家研究 | 第37-63页 |
第一节 前期道和曲家 | 第37-51页 |
一、昆剧传习所创始人 | 第37-43页 |
二、昆剧传习所董事 | 第43-51页 |
第二节 后期道和曲家 | 第51-57页 |
第三节 道和曲家的艺术活动特点和主要贡献 | 第57-63页 |
一、曲家从事昆曲活动的特点 | 第57-59页 |
二、曲家对昆曲传承发展的贡献 | 第59-63页 |
第三章 道和曲社对昆曲传承的贡献和意义 | 第63-80页 |
第一节 昆剧表演艺术的传承 | 第63-67页 |
一、昆剧传习所的创办 | 第63-65页 |
二、昆曲艺术教育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第65-67页 |
第二节 昆曲文人清唱传统的传承 | 第67-72页 |
一、把昆曲清唱与剧唱分开来保护 | 第67-70页 |
二、虎丘曲会的重新恢复 | 第70-72页 |
第三节 昆曲曲学研究的传承 | 第72-75页 |
第四节 从道和曲社看民间昆曲曲社的传承 | 第75-80页 |
结语 | 第80-84页 |
附录: 苏州道和曲社大事记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