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我防护能力提升研究--以S市C村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6-7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研究 | 第7-8页 |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解决路径的研究 | 第8-9页 |
(三)关于赋权理论应用范围的研究 | 第9-10页 |
(四)赋权理论应用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四、研究特色 | 第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1页 |
(二)行动研究法 | 第11-12页 |
六、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 | 第12-13页 |
(二)自我保护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自我防护能力提升的理论预设 | 第14-18页 |
一、留守儿童安全防护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回应 | 第14-15页 |
二、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对留守儿童保护的影响 | 第15-18页 |
第三章 自我防护能力赋权的实施过程 | 第18-27页 |
一、前期调研阶段 | 第18-22页 |
(一)C村简介 | 第18-19页 |
(二)服务对象的筛选过程 | 第19-22页 |
二、留守儿童小组赋权活动计划与实施 | 第22-27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防护提升的小组活动设计 | 第22页 |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我防护能力提升的小组活动过程 | 第22-25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自我防护能力提升的社区赋权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自我防护能力提升赋权的成效评估 | 第27-33页 |
一、评估方式 | 第27页 |
二、评估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变化程度 | 第28-30页 |
(二)组员对小组活动的反馈意见 | 第30-31页 |
(三)小组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 | 第31-33页 |
结论与反思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