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城市转型过程中工业建筑遗存保护研究--以抚顺龙凤矿厂区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3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既往研究状况 | 第15-19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抚顺工业遗存现状调查 | 第23-43页 |
2.1 抚顺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第23-36页 |
2.1.1 抚顺近代工业发展 | 第23-30页 |
2.1.2 抚顺现代工业发展 | 第30-36页 |
2.2 工业遗存现状调查 | 第36-40页 |
2.2.1 准备工作 | 第36页 |
2.2.2 现场调研 | 第36-37页 |
2.2.3 成果汇总 | 第37-40页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2.3.1 产业结构单一 | 第40-41页 |
2.3.2 缺乏保护意识 | 第41页 |
2.3.3 环境污染严重 | 第41页 |
2.3.4 工业区人口老龄化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抚顺工业遗存价值与评价 | 第43-59页 |
3.1 抚顺工业遗存类型与特点 | 第43-50页 |
3.1.1 抚顺工业遗存类型 | 第43-46页 |
3.1.2 抚顺工业遗存的特点 | 第46-50页 |
3.2 抚顺工业遗存评价 | 第50-53页 |
3.2.1 既有评价体系综述 | 第50-51页 |
3.2.2 抚顺工业遗存评价 | 第51-53页 |
3.3 抚顺工业遗存价值 | 第53-58页 |
3.3.1 历史价值 | 第53-55页 |
3.3.2 文化价值 | 第55-56页 |
3.3.3 社会价值 | 第56-57页 |
3.3.4 科学价值 | 第57-58页 |
3.3.5 经济价值 | 第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抚顺市工业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第59-79页 |
4.1 保护与再利用的总体策略 | 第59-64页 |
4.1.1 抚顺工业遗存保护的背景 | 第59-61页 |
4.1.2 保护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第61-62页 |
4.1.3 遗存保护的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4.1.4 保护策略的总体目标 | 第63-64页 |
4.2 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研究 | 第64-77页 |
4.2.1 成功案例借鉴 | 第64-73页 |
4.2.2 再利用原则 | 第73-75页 |
4.2.3 再利用模式 | 第75-77页 |
4.3 保护与再利用的实施办法 | 第77-78页 |
4.3.1 阶段保护 | 第77-78页 |
4.3.2 健全法律 | 第78页 |
4.3.3 政府引导 | 第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抚顺龙凤矿厂区更新改造设计 | 第79-94页 |
5.1 抚顺龙凤矿厂区现状 | 第79-82页 |
5.1.1 发展沿革 | 第79-80页 |
5.1.2 厂区范围 | 第80-81页 |
5.1.3 厂区现状 | 第81-82页 |
5.2 抚顺龙凤矿厂区改造前期分析 | 第82-85页 |
5.2.1 资源概况调查 | 第82-83页 |
5.2.2 划定保护级别 | 第83-84页 |
5.2.3 改造更新模式 | 第84-85页 |
5.3 龙凤矿厂区更新改造设计 | 第85-93页 |
5.3.1 整体规划 | 第85-87页 |
5.3.2 建筑更新 | 第87-88页 |
5.3.3 建筑改造 | 第88-91页 |
5.3.4 道路与景观系统 | 第91-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附录 | 第98-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