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行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一) 研究内容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一章 唐代行状概况第15-37页
    第一节 行状的起源与发展第15-20页
        一、两汉时期第15-17页
        二、魏晋南北朝第17-19页
        三、唐第19-20页
    第二节 唐代行状的存佚情况第20-29页
        一、著录第21-25页
        二、存目第25-29页
    第三节 唐代行状的撰成时间第29-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二章 唐代行状的状主与作者第37-77页
    第一节 状主第37-46页
        一、官方规定的状主第37-39页
        二、事实上的状主第39-46页
    第二节 作者第46-61页
        一、官方规定的作者第47-55页
        二、实际的作者群体第55-61页
    第三节 状主与作者的关系第61-75页
        一、门生(门人)第61-62页
        二、故吏第62-65页
        三、亲属第65-68页
        四、雇请名人第68-69页
        五、多重身份第69-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三章 唐代行状的史料价值第77-91页
    第一节 行状的史源价值第77-85页
        一、行状与墓志第77-82页
        二、行状与史传第82-85页
    第二节 行状的补史价值第85-89页
        一、状主墓志、传记皆有第86-87页
        二、状主有传记无墓志第87-88页
        三、状主无墓志、传记第88-89页
    小结第89-91页
第四章 唐代行状的纪实、隐讳与虚美第91-111页
    第一节 行状的纪实第91-99页
        一、籍贯第91-93页
        二、仕宦第93-94页
        三、卒年第94-97页
        四、史事第97-99页
    第二节 行状的隐讳第99-107页
        一、地名第100-101页
        二、史事第101-107页
    第三节 行状的虚美第107-111页
        一、世系第108页
        二、外貌品行第108-109页
        三、个人事迹第109-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结语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附考 唐代行状相关问题考释第121-141页
    第一节 世系与姓名字号第121-126页
        一、世系第121-123页
        二、姓名字号第123-126页
    第二节 职官第126-134页
    第三节 其他第134-141页
        一、时间第134-136页
        二、史事第136-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创造力培养项目开发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品牌视觉信息的图形动态化创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