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力沟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1.1 隧道的发展史 | 第7-8页 |
1.1.1 国外隧道的发展现状 | 第7页 |
1.1.2 我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 第7-8页 |
1.2 隧道设计概述 | 第8-9页 |
1.3 隧道的施工 | 第9-10页 |
1.3.1 隧道的施工原则 | 第9页 |
1.3.2 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 | 第9-10页 |
1.4 高力沟隧道概况 | 第10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2 隧道施工方法选择的依据 | 第11-20页 |
2.1 地质条件影响 | 第11-15页 |
2.1.1 岩体的影响 | 第11-12页 |
2.1.2 地下水的影响 | 第12页 |
2.1.3 初始应力场的影响 | 第12-15页 |
2.2 施工干扰影响 | 第15-19页 |
2.2.1 设计因素的影响 | 第15页 |
2.2.2 施工后的应力状态 | 第15-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高力沟隧道的地质条件分析 | 第20-26页 |
3.1 隧道勘察概述 | 第20页 |
3.2 隧道围岩的等级划分 | 第20页 |
3.3 高力沟隧道的勘察结果 | 第20-23页 |
3.4 高力沟隧道的地质分析 | 第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4 力学模拟计算 | 第26-40页 |
4.1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6-28页 |
4.2 高力沟隧道施工模拟运算 | 第28-34页 |
4.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28-29页 |
4.2.2 Ⅲ级围岩的位移计算 | 第29-31页 |
4.2.3 Ⅴ级围岩的位移计算 | 第31-33页 |
4.2.4 Ⅴ级围岩的初期支护受力计算 | 第33-34页 |
4.3 实测数据分析 | 第34-38页 |
4.3.1 Ⅲ级围岩的数据分析 | 第34-37页 |
4.3.2 Ⅴ级围岩的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4.4 基于模拟计算的施工方法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高力沟隧道的施工 | 第40-57页 |
5.1 洞口施工 | 第40-43页 |
5.1.1 明洞施工 | 第40-42页 |
5.1.2 洞口长管棚施工 | 第42-43页 |
5.2 高力沟隧道的开挖方式 | 第43-45页 |
5.2.1 隧道内净空断面 | 第43页 |
5.2.2 三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 第43-44页 |
5.2.3 四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 第44-45页 |
5.2.4 五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 第45页 |
5.3 隧道内的衬砌施工 | 第45-50页 |
5.3.1 Ⅴ型支护施工 | 第45-48页 |
5.3.2 Ⅳ型支护施工 | 第48-50页 |
5.3.3 Ⅲ型支护施工 | 第50页 |
5.4 监控量测 | 第50-56页 |
5.4.1 本项目监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第51-52页 |
5.4.2 高力沟隧道量测内容及测线、测点布置 | 第52-54页 |
5.4.3 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