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2.1 工作倦怠的界定和研究历史 | 第13-16页 |
| 2.1.1 工作倦怠的概念 | 第13-15页 |
| 2.1.2 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 | 第15-16页 |
| 2.2 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 2.3 关于工作倦怠的测量 | 第17-18页 |
| 2.4 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 2.4.1 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的概念 | 第19页 |
| 2.4.2 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的表现形式 | 第19-20页 |
| 2.4.3 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的负面效应 | 第20-22页 |
| 第3章 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现状研究 | 第22-39页 |
| 3.1 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情况 | 第22-29页 |
| 3.1.1 情绪耗竭的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 3.1.2 玩世不恭的状况分析 | 第24-26页 |
| 3.1.3 工作成就感的状况分析 | 第26-29页 |
| 3.2 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 | 第29-35页 |
| 3.2.1 产生工作倦怠的个人因素 | 第29-30页 |
| 3.2.2 产生工作倦怠的组织因素 | 第30-34页 |
| 3.2.3 产生工作倦怠的社会因素 | 第34-35页 |
| 3.3 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产生的影响 | 第35-39页 |
| 3.3.1 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3.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3.3.3 对新区形象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第4章 清河新区事业人员工作倦怠缓解的对策建议 | 第39-47页 |
| 4.1 自我缓解的对策 | 第39-42页 |
| 4.1.1 重视自我的身心健康 | 第39-40页 |
| 4.1.2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 第40-42页 |
| 4.2 组织方面的对策 | 第42-45页 |
| 4.2.1 完善有效的工作制度 | 第42-44页 |
| 4.2.2 创造畅通的沟通平台 | 第44-45页 |
| 4.3 社会方面的对策 | 第45-47页 |
| 4.3.1 心理健康的加强重视 | 第45页 |
| 4.3.2 员工援助计划的推广普及 | 第45-47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5.2 研究局限 | 第47-48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1 | 第52-54页 |
| 附录2 | 第54-55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