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廉政公署的成立 | 第12-15页 |
2.1 香港严重的贪腐情形 | 第12页 |
2.2 “葛柏案”——廉署成立的导火索 | 第12-13页 |
2.3 调查委员会的成立 | 第13页 |
2.4 百里渠报告 | 第13页 |
2.5 廉署破获“葛柏案”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廉政公署的组织架构及法律依据 | 第15-22页 |
3.1 组织架构 | 第15-16页 |
3.1.1 廉政专员 | 第15页 |
3.1.2 行政总部 | 第15-16页 |
3.1.3 执行处 | 第16页 |
3.1.4 防止贪污处 | 第16页 |
3.1.5 社区关系处 | 第16页 |
3.2 法律依据 | 第16-18页 |
3.2.1 《廉政公署条例》 | 第17页 |
3.2.2 《防止贿赂条例》 | 第17-18页 |
3.2.3 《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 | 第18页 |
3.3 监督与制衡机制 | 第18-20页 |
3.3.1 内部监督 | 第18-19页 |
3.3.2 外部监督 | 第19-20页 |
3.4 制度环境 | 第20-22页 |
3.4.1 公务员制度 | 第20-21页 |
3.4.2 自由开放的新闻制度 | 第21-22页 |
第四章 “三管齐下”的肃贪倡廉模式 | 第22-30页 |
4.1 执法 | 第22-24页 |
4.1.1 负责部门及职责 | 第22页 |
4.1.2 工作内容 | 第22-23页 |
4.1.3 特点 | 第23-24页 |
4.2 预防 | 第24-26页 |
4.2.1 负责部门及职责 | 第24页 |
4.2.2 工作内容 | 第24-25页 |
4.2.3 特点 | 第25-26页 |
4.3 教育 | 第26-28页 |
4.3.1 负责部门及职责 | 第26页 |
4.3.2 工作内容 | 第26-28页 |
4.3.3 特点 | 第28页 |
4.4 “三管齐下”肃贪倡廉之间的关系 | 第28-30页 |
第五章 “三管齐下”的肃贪倡廉模式取得的成效 | 第30-33页 |
5.1 打击了贪污腐败 | 第30页 |
5.2 促进了经济发展 | 第30-31页 |
5.3 得到了国际认同 | 第31页 |
5.4 廉洁政府的实现 | 第31-32页 |
5.5 廉政文化的养成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廉政公署“三管齐下”模式对内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33-38页 |
6.1 改革之前的反腐败体制 | 第33页 |
6.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 第33-35页 |
6.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果 | 第35-36页 |
6.3.1 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 | 第35页 |
6.3.2 构建了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 第35页 |
6.3.3 提升了反腐败的法治化 | 第35-36页 |
6.3.4 提高了反腐败效率 | 第36页 |
6.4 反腐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