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可见光通信概述第11页
    1.2 可见光室内定位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可见光室内定位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论文的工作安排第16-19页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信道特性第19-33页
    2.1 信道的基本模型第19-25页
        2.1.1 直射链路模型第20-21页
        2.1.2 反射链路模型第21-22页
        2.1.3 独立反射元交互表征模型第22-24页
        2.1.4 信道模型参数第24-25页
    2.2 光照强度分布第25-27页
    2.3 接收功率分布第27-28页
    2.4 信道冲激响应第28-30页
    2.5 信噪比分布第30-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研究第33-49页
    3.1 可见光室内定位的主要性能指标第33-34页
    3.2 常用的室内定位算法第34-41页
        3.2.1 TOA和TDOA定位算法第34-37页
        3.2.2 AOA定位算法第37-39页
        3.2.3 RSSI定位算法第39-40页
        3.2.4 定位算法的比较第40-41页
    3.3 影响可见光室内定位精度的因素第41-46页
        3.3.1 噪声干扰第42-43页
        3.3.2 人员走动及障碍物遮挡第43-44页
        3.3.3 多径反射干扰第44-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可见光室内定位优化方案第49-61页
    4.1 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案消除噪声干扰第49-52页
        4.1.1 卡尔曼滤波原理第49-51页
        4.1.2 仿真结果第51-52页
    4.2 采用自适应修正方案消除障碍物遮挡干扰第52-55页
        4.2.1 自适应修正方案第52-54页
        4.2.2 仿真结果第54-55页
    4.3 强信号选择与质心加权混合法消除多径反射干扰第55-60页
        4.3.1 非线性估计算法第55-57页
        4.3.2 强信号选择与质心加权相结合算法(SSS/WC)第57-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基于Android设备的指纹库室内定位研究第61-75页
    5.1 光强传感器的使用第62-63页
    5.2 位置指纹库算法第63-68页
        5.2.1 离线阶段第64-65页
        5.2.2 在线阶段第65页
        5.2.3 原始信号处理第65-66页
        5.2.4 位置计算方法第66-68页
    5.3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第68-73页
        5.3.1 Android应用实现第69-71页
        5.3.2 结果分析第71-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量子点—双模腔耦合系统的发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MIMO系统盲源分离与均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