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概述 | 第6-11页 |
1.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EPS的发展趋势和急待解决的核心技术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2章 EPS的硬件系统 | 第11-27页 |
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原理 | 第11-14页 |
2.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 第12-14页 |
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部分特点 | 第14-26页 |
2.2.1 电动机 | 第14页 |
2.2.2 车速传感器 | 第14页 |
2.2.3 减速机构 | 第14页 |
2.2.4 方向盘转角、转矩传感器 | 第14-23页 |
2.2.4.1 日本光洋(KOYO)公司的扭矩传感器 | 第15-16页 |
2.2.4.2 日本精工电阻式转矩传感器及其测试 | 第16-23页 |
2.2.4.3 一种新的方向盘转角、转矩传感器 | 第23页 |
2.2.5 控制器(ECU) | 第23-26页 |
2.2.5.1 电子控制系统(ECU)的基本构成单元 | 第23-24页 |
2.2.5.2 电子控制器的内部模块 | 第24-25页 |
2.2.5.3 EPS系统的电路 | 第25页 |
2.2.5.4 系统自检和安全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7-48页 |
3.1 汽车机械转向系统 | 第27-29页 |
3.1.1 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 | 第27-29页 |
3.2 汽车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29-38页 |
3.2.1 考虑侧倾自由度时汽车转向系统的角输入模型 | 第29-36页 |
3.2.2 考虑侧倾自由度时汽车转向系统的力输入模型 | 第36-38页 |
3.3 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 | 第38-47页 |
3.3.1 某一车速下汽车转向系统不同模型的响应 | 第40-42页 |
3.3.2 汽车车速的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汽车转向系统的前轮侧向力和车速的关系 | 第44-46页 |
3.3.4 汽车转向系统的力输入模型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EPS系统控制策略的探讨 | 第48-63页 |
4.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48-51页 |
4.1.1 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4.1.2 电动转向助力转向系统的方框图 | 第50-51页 |
4.2 电动转向系统转向路感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1 路感强度定义 | 第51-52页 |
4.2.2 EPS的路感分析 | 第52-54页 |
4.3 目标电流的控制策略 | 第54-61页 |
4.3.1 PD控制策略 | 第55-56页 |
4.3.2 Fuzzy控制策略 | 第56-59页 |
4.3.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9-61页 |
4.3.3 结论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