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1 文献综述及论文设想 | 第15-42页 |
1.1 甲苯氧乙酰化反应的催化剂 | 第15-37页 |
1.1.1 液-均相反应体系 | 第15-21页 |
1.1.1.1 钯系催化剂 | 第15-17页 |
1.1.1.2 S_2O_8~(2-)系列催化剂 | 第17-18页 |
1.1.1.3 铈系列催化剂 | 第18页 |
1.1.1.4 钴系列催化剂 | 第18-21页 |
1.1.2 液/固相反应体系 | 第21-30页 |
1.1.2.1 Pd-Sn盐催化剂 | 第21-26页 |
1.1.2.2 Pd-Bi系列催化剂 | 第26-27页 |
1.1.2.3 Pd-As盐、Pd-Cu盐及Co(Ⅲ)系列催化剂 | 第27-30页 |
1.1.3 气/固相反应体系 | 第30-33页 |
1.1.3.1 钯-Ⅰb和Ⅷ族系列催化剂 | 第30-31页 |
1.1.3.2 含钯的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 | 第31-32页 |
1.1.3.3 Pd-Ia系列催化剂 | 第32-33页 |
1.1.4 反应机理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1.2 选题依据及论文设想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2-48页 |
2.1 催化剂制备 | 第42-45页 |
2.1.1 试剂原料 | 第42页 |
2.1.2 载体处理 | 第42页 |
2.1.3 Pd-Sn-K/SiO_2多组分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4页 |
2.1.4 M-Sn-K/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45页 |
2.2 催化剂表征(XRD) | 第45页 |
2.3 催化剂的评价 | 第45页 |
2.4 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2.5 反应装置图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3 以肼作还原剂的Pd-Sn-K/SiO_2的活性 | 第48-56页 |
3.1 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的筛选 | 第48-53页 |
3.1.1 钯的负载量对Pd-Sn-K/Si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3.1.2 KOAc的作用 | 第50-52页 |
3.1.3 Sn/Pd摩尔比对Pd-Sn-K/Si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 氯离子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 碱金属助剂的比较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4 以氢气作还原剂的Pd-Sn-K/SiO_2的活性 | 第56-68页 |
4.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56页 |
4.2 催化剂助剂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 载体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5 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的筛选 | 第60-63页 |
4.5.1 钯的负载量对Pd-Sn-K/Si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5.2 锡组分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6 还原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3页 |
4.7 氯离子的影响 | 第63-64页 |
4.8 组分引入顺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5 Pd-Sn-K/SiO_2催化剂上甲苯氧乙酰化反应的可能机理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6 结论 | 第71-72页 |
7 展望 | 第72-73页 |
附录A | 第73-74页 |
附录B | 第74-75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