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气相色谱—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色质联用产生的背景第7-8页
    1.2 色质联用的特殊性第8页
    1.3 色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 MS)优势及应用第8-9页
    1.4 GC-TOF MS 的发展现状第9-10页
    1.5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6 论文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GC-TOF MS 及关键部件的原理第12-24页
    2.1 质谱仪简介第12-17页
        2.1.1 质谱仪的构成第12页
        2.1.2 离子源第12-14页
        2.1.3 分析器第14-15页
        2.1.4 检测器第15-16页
        2.1.5 真空系统第16-17页
    2.2 飞行时间质谱理论第17-20页
        2.2.1 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2 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技术革新第18-20页
    2.3 GC-TOF MS 联用接口设计第20-22页
        2.3.1 接口类型第21-22页
        2.3.2 加热装置第22页
    2.4 GC-TOF MS 色质联用平台第22-24页
第三章 电子轰击式离子源的设计及调试第24-49页
    3.1 电子轰击式离子源的基本结构第24-25页
    3.2 自制离子源电参数调谐第25-34页
    3.3 离子源内的空间电荷效应第34-41页
        3.3.1 电离盒内的泊松场分布第34-39页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1页
    3.4 磁场对电离源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3.5 质量歧视第44-46页
    3.6 离子源加热试验第46-47页
    3.7 总结第47-49页
第四章 色质联用接口设计第49-56页
    4.1 接口设计第49-51页
        4.1.1 接口的真空密封设计第49-50页
        4.1.2 接口加热装置第50-51页
    4.2 接口测试试验第51-53页
    4.3 载气流量与真空系统第53-54页
    4.4 GC-TOF MS 真空设计第54-56页
第五章 GC-TOF MS 联用平台与条件优化第56-70页
    5.1 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平台的建立第56-58页
    5.2 色质联用仪条件优化第58-64页
        5.2.1 气化室温度第58-60页
        5.2.2 接口温度第60页
        5.2.3 谱图扫描率第60-63页
        5.2.4 分流模式与不分流模式第63-64页
    5.3 仪器指标第64-66页
        5.3.1 灵敏度第64-65页
        5.3.2 重复性第65-66页
        5.3.3 质谱分辨率第66页
    5.4 样品定性分析第66-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4页
    6.1 总结第70-72页
        6.1.1 课题工作第70页
        6.1.2 存在问题第70-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部动作捕捉式人机交互研究及其设计
下一篇:基于PMAC的五轴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