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蛇纹石/Cu(Ni)复合粉体制备工艺及摩擦性能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摩擦与润滑第10-14页
        1.1.1 摩擦第10-11页
        1.1.2 磨损第11-12页
        1.1.3 润滑第12-14页
        1.1.4 润滑油添加剂第14页
    1.2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第14-17页
        1.2.1 润滑油中的纳米粒子添加剂第14-15页
        1.2.2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层状硅酸盐矿物减摩-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润滑油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悬浮稳定性第18-1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9-20页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9页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本研究主要工作量第20-21页
第2章 蛇纹石原料的特征第21-33页
    2.1 蛇纹石原料第21-22页
    2.2 热处理第22-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1页
        2.3.1 差热分析结果第23页
        2.3.2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第23-26页
        2.3.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26-27页
        2.3.4 拉曼光谱分析结果第27-28页
        2.3.5 BET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28-31页
    2.4 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蛇纹石粉体表面改性第33-43页
    3.1 矿物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第33-34页
    3.2 表征方法第34页
    3.3 改性剂的选择第34-35页
    3.4 改性实验第35-40页
        3.4.1 Span60 及不同比例复配改性剂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6-39页
        3.4.2 ST7:3 不同添加量对蛇纹石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9页
        3.4.3 ST 7:3、Sp 单加与Sp/S 对比实验第39-40页
    3.5 改性机理探讨第40-42页
        3.5.1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讨论第40-41页
        3.5.2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讨论第41-42页
        3.5.3 改性前后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讨论第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蛇纹石/Cu(Ni)复合工艺研究第43-67页
    4.1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料第43-44页
        4.1.1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1.2 实验试剂第44页
    4.2 蛇纹石预处理第44-45页
    4.3 纳米Cu 的制备工艺第45-52页
        4.3.1 原料配比第45-46页
        4.3.2 制备工艺第46-47页
        4.3.3 表征方法第47页
        4.3.4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4.4 蛇纹石/Cu 复合粉体的制备工艺第52-61页
        4.4.1 不同铜盐对蛇纹石/Cu 复合粉体的影响第52-56页
        4.4.2 络合剂、保护剂对蛇纹石/Cu 复合粉体的影响第56-61页
    4.5 纳米Ni 的制备第61-63页
        4.5.1 制备工艺第61-62页
        4.5.2 表征方法第62页
        4.5.3 结果与讨论第62-63页
    4.6 蛇纹石/Ni 复合粉体的制备第63-66页
        4.6.1 制备工艺第63-64页
        4.6.2 结果与讨论第64-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摩擦性能评价第67-87页
    5.1 样品制备第67页
        5.1.1 实验用基础油第67页
        5.1.2 样品制备第67页
    5.2 四球摩擦实验第67-76页
        5.2.1 实验设备及参数第67-68页
        5.2.2 实验方法第68-69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69-76页
    5.3 齿轮摩擦实验第76-81页
        5.3.1 实验设备及参数第76-77页
        5.3.2 实验方法第77页
        5.3.3 结果与讨论第77-81页
    5.4 空气压缩机实验第81-84页
        5.4.1 实验设备及参数第81页
        5.4.2 实验方法第81页
        5.4.3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5.5 摩擦机理探讨第84-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结论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系统囊泡的可调控性及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生气泡沫驱油性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