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6页 |
1.1 问题的由来 | 第10页 |
1.2 春石斛概述 | 第10-15页 |
1.2.1 春石斛的形态学特性 | 第11页 |
1.2.2 春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点 | 第11-12页 |
1.2.3 春石斛的观赏特性 | 第12页 |
1.2.4 春石斛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 光周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光周期研究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影响光周期作用的因素 | 第16-18页 |
1.3.3 光周期作用特点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 植物抗冷性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4.1 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 | 第21-22页 |
1.4.2 可溶性糖与植物抗冷性关系 | 第22-23页 |
1.4.3 叶绿素与植物抗冷性关系 | 第23-24页 |
1.4.4 MDA与植物抗冷性关系 | 第24页 |
1.4.5 酶活性与植物抗冷性关系 | 第24-25页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 光周期对春石斛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试验处理 | 第26页 |
2.1.3 田间观测内容及方法 | 第26页 |
2.2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发育和开花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2.2 试验处理 | 第27页 |
2.2.3 田间观测内容及方法 | 第27页 |
2.3 春石斛抗冷性的研究 | 第27-29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2.3.2 试验处理 | 第28页 |
2.3.3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9-44页 |
3.1 春石斛生长发育的光周期特性研究 | 第29-35页 |
3.1.1 光周期对春石斛生长变化的影响 | 第29-32页 |
3.1.2 光周期对春石斛的开花时期及开花时发育状态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发育和开花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1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侧芽萌发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侧芽萌发-成花率的影响 | 第36页 |
3.2.3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侧芽萌发-高位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4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鳞芽的影响 | 第37页 |
3.3 春石斛的抗冷性研究 | 第37-44页 |
3.3.1 低温处理对春石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低温胁迫对春石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低温胁迫对春石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4 低温胁迫对春石斛SOD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5 低温胁迫对春石斛CAT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4.1 光周期对春石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44页 |
4.2 两种光周期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发育及开花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春石斛三个品种间的抗冷性比较 | 第45-46页 |
4.3.1 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为依据 | 第45页 |
4.3.2 以MDA含量的变化为依据 | 第45-46页 |
4.3.3 以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为依据 | 第46页 |
4.3.4 以叶SOD、CAT活性的变化为依据 | 第46页 |
4.4 总结与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