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海洋中溴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9-21页 |
1.1 溴酚类天然产物的分布与结构特征 | 第9-12页 |
1.2 溴酚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溴酚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现状 | 第14-16页 |
1.4 溴酚类化合物在工业方面的广泛应用 | 第16-19页 |
1.4.1 溴酚类化合物可用作消毒剂 | 第16-17页 |
1.4.2 溴酚类化合物可用作阻燃剂 | 第17-18页 |
1.4.3 溴酚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结语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21-25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三种溴酚类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分析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26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26-31页 |
3.3.1 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36的制备 | 第26-29页 |
3.3.2 3-溴-4,5-二羟基苯甲醛32的合成 | 第29-30页 |
3.3.3 3,4-二羟基苯甲醛的制备 | 第30页 |
3.3.4 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3和2,5-二溴-3,4-二羟基苯甲醛34的合成 | 第30-3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3.4.1 溴代与脱甲基反应先后顺序对化合物32合成产率的影响 | 第31页 |
3.4.2 33和34合成中溴代反应 | 第31-32页 |
3.5 结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松节藻中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全合成研究 | 第33-39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4.4 实验内容 | 第34-37页 |
4.4.1 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40的合成 | 第34页 |
4.4.2 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41的合成 | 第34-35页 |
4.4.3 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38的合成 | 第35-37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4.5.1 溴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先后顺序对目标化合物总产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5.2 氧化反应氧化剂的选择 | 第37页 |
4.5.3 结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松节藻中(E)-4-(3-溴-4,5二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全合成研究 | 第39-48页 |
5.1 逆合成分析 | 第39页 |
5.2 合成路线 | 第39-40页 |
5.3 反应机理及立体异构体 | 第40-42页 |
5.4 实验内容与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42-45页 |
5.4.1 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42-43页 |
5.4.2 (E)-4-(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 | 第43-45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5.5.1 反应物料比对反应影响 | 第45-46页 |
5.5.2 反应温度对反应影响 | 第46页 |
5.5.3 反应pH值对反应影响 | 第46-47页 |
5.6 产物分离与提纯 | 第47页 |
5.7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溴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48-53页 |
6.1 引言 | 第48页 |
6.2 实验方案 | 第48-50页 |
6.2.1 DPPH溶液和溴酚类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6.2.2 绘制DPPH浓度与吸光度曲线 | 第49页 |
6.2.3 稳定性试验 | 第49页 |
6.2.4 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49-50页 |
6.2.5 半清除率的计算 | 第50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