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圣西门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合作经济的基本概念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创新点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第16-19页
    2.1 圣西门所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第16页
    2.2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第16-19页
        2.2.1 暴力与剥削扩大贫富差距第17页
        2.2.2 利己主义促使社会分裂第17页
        2.2.3 无政府状态增加工人负担第17-18页
        2.2.4 经济危机和贫困导致全面动荡第18页
        2.2.5 资本主义制度阻碍社会发展第18-19页
第3章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9-27页
    3.1 合作经济的主题——实业制度第19-21页
        3.1.1 实业制度的内涵第19-20页
        3.1.2 实业制度的建立第20-21页
        3.1.3 实业制度的保障第21页
    3.2 合作经济的基本权利与权利结构第21-23页
        3.2.1 合作经济的基本权利第21-22页
        3.2.2 合作经济的权利结构第22-23页
    3.3 合作经济的价值形成与分配第23-24页
    3.4 合作经济实现的载体第24-27页
        3.4.1 工业现代化第24-25页
        3.4.2 重视人才第25-27页
第4章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第27-34页
    4.1 圣西门与早期相关学者合作经济思想的统一性第27-29页
        4.1.1 合作必须重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第27页
        4.1.2 合作要计划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第27-28页
        4.1.3 合作为了实现大多数实业阶级的利益第28-29页
    4.2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特殊性第29-34页
        4.2.1 圣西门与傅立叶、欧文合作经济思想的区别第29-30页
        4.2.2 圣西门与马克思合作经济思想的区别第30-31页
        4.2.3 圣西门与列宁合作经济思想的区别第31-33页
        4.2.4 圣西门与约翰·穆勒合作思想的区别第33-34页
第5章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第34-39页
    5.1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科学性第34-35页
        5.1.1 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变革第34页
        5.1.2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第34-35页
    5.2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第35-39页
        5.2.1 圣西门社会历史观对合作经济思想的束缚第35-36页
        5.2.2 对所有制唯心的解释第36页
        5.2.3 公私观缺陷第36-37页
        5.2.4 混淆了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界限第37页
        5.2.5 实现社会变革的途径单一第37-38页
        5.2.6 带有宗教色彩第38-39页
第6章 圣西门合作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第39-45页
    6.1 注重农业改造,实现农业工业化第39-41页
    6.2 加强政府引导,加大金融支持第41-42页
    6.3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第42-43页
    6.4 个人收入按能力和贡献分配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第43页
    6.5 社会主义合作要彻底消灭剥削思想第43-45页
第7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治法的聚类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