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知识产权滥用概述 | 第12-22页 |
(一)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背景分析 | 第12-14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概念 | 第14-15页 |
(三) 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 第15-20页 |
1、知识产权领域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15-18页 |
2、知识产权人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 第18-19页 |
3、企业结合中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 第19-20页 |
4、利用标准和滥用权利救济手段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 第20页 |
(四) 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 | 第20-22页 |
二、反垄断法规制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滥用 | 第22-29页 |
(一) 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的境外反垄断法规制 | 第23-26页 |
1、美国的立法 | 第23-24页 |
2、欧盟的立法 | 第24-25页 |
3、日本的立法 | 第25-26页 |
(三) 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违法判定原则 | 第26-29页 |
1、本身违法原则 | 第26-27页 |
2、合理分析原则 | 第27-29页 |
三、我国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及反思 | 第29-34页 |
(一) 我国建立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29-31页 |
1、近年来出现的中外知识产权滥用案件 | 第29-30页 |
2、国际经济交往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 第30-31页 |
(二)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31-34页 |
1、未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 | 第31-32页 |
2、缺乏对新型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定 | 第32页 |
3、缺少有效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的规定 | 第32页 |
4、没有明确独立的执法机构 | 第32-33页 |
5、新颁布的反垄断法欠缺直接针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具体规则 | 第33-34页 |
四、以反垄断法为核心建立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的初步构想 | 第34-42页 |
(一) 完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体系 | 第34-35页 |
1、在知识产权法中明确规定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原则 | 第34-35页 |
2、制定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指南 | 第35页 |
3、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 | 第35页 |
(二) 完备《反垄断法》的具体适用规则,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滥用规制制度,制定相关配套行政法规和指南 | 第35-40页 |
1、构建公共政策下的知识产权滥用标准 | 第36页 |
2、明确案件审查程序 | 第36页 |
3、确定反垄断法的分析模式 | 第36-37页 |
4、明确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分类 | 第37-38页 |
5、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执法机构 | 第38-39页 |
6、明确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 第39-40页 |
(三) 实现我国知识产权滥用规制制度与国际规范的统一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