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1-15页
绪论第15-37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6-21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二) 选题的目的第18-21页
        (三) 选题的意义第21页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第21-35页
        (一)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第21-26页
        (二) 国内学者关于新疆稳定的研究第26-30页
        (三)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第30-35页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第35-36页
        (一) 研究思路第35页
        (二) 研究方法第35-36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第36-37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渊源第37-50页
    一、中国古代治理新疆的思想及政策第37-41页
        (一) 中国古代的新疆概念第37-38页
        (二) “恩威并施、因俗而治”思想及相应政策第38-40页
        (三) 中国古代治理新疆思想及政策的借鉴意义第40-41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宗教的理论第41-50页
        (一) 民族的定义与特征第41页
        (二) 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第41页
        (三) 私有制是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的根源第41-42页
        (四)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特权第42-43页
        (五) 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第43-44页
        (六) 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第44-45页
        (七)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第45-48页
        (八) 宗教与国家政权相分离第48-50页
第二章 十六大以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第50-69页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第51-55页
        (一) 坚持党与维吾尔族的紧密合作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第51-52页
        (二) 搞好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第52-53页
        (三) “慎重稳进”推行新疆社会改革第53页
        (四) 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53-54页
        (五) 坚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54页
        (六) 做好经济工作以保持新疆稳定第54-55页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第55-57页
        (一) 中央要坚定不移地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第55页
        (二) 选拔干部是新疆稳定大局中的关键第55-56页
        (三)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第56页
        (四) 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第56-57页
        (五) 要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稳定新疆的核心作用第57页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第57-62页
        (一) 维护新疆稳定对全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第57-58页
        (二) 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第58-59页
        (三) 进一步明确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第59-60页
        (四)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第60-61页
        (五) 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第61-62页
    四、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经验第62-69页
        (一) 民族团结是处理新疆问题的关键第62-66页
        (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第66-67页
        (三) 发展经济、共同繁荣,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前提第67-69页
第三章 新世纪新阶段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69-86页
    一、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性第70-72页
        (一)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建设第71页
        (二)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保持第71-72页
        (三)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的安全第72页
        (四)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北边陲战略屏障的巩固第72页
    二、维护新疆稳定的紧迫性第72-86页
        (一) 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削弱了维护新疆稳定的物质基础第73-75页
        (二) 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关系的调整给维护新疆稳定带来新的问题第75-78页
        (三) 脆弱的生态环境给维护新疆稳定带来更大的困难第78-79页
        (四) 暴力恐怖事件升级对维护新疆稳定带来威胁第79-86页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第86-103页
    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形成第86-93页
        (一)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萌芽第86-87页
        (二)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初具雏形第87-89页
        (三)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正式提出第89-91页
        (四)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91-93页
    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第93-96页
        (一) 深刻阐述了维护新疆稳定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第93-94页
        (二) 深入剖析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第94页
        (三) 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94-95页
        (四) 明确了落实“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重点工作第95-96页
    三、“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第96-103页
        (一)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稳定理论第97页
        (二) 充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第97-99页
        (三)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第99-103页
第五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实践第103-139页
    一、对新疆的支援从教育拓展到经济第104-107页
        (一) 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第104-106页
        (二) 内地省市、企业与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对口支援第106-107页
    二、加强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第107-114页
        (一) 充分认识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107-108页
        (二) 进一步明确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第108页
        (三) 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第108-114页
    三、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114-119页
        (一)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第114-115页
        (二)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疆的重点工作第115-119页
    四、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第119-124页
        (一) 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120-121页
        (二) 更好地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第121-122页
        (三) 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第122-124页
    五、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斗争第124-130页
        (一) “东突”势力对新疆的发展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第124-126页
        (二) 新疆反分裂斗争的措施第126-130页
    六、“7.5 ”事件后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政策调整第130-139页
        (一) “7.5 ”事件始末及引起的思考第130-134页
        (二) 19个省市支援新疆经济、社会建设第134-139页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成就及经验第139-157页
    一、十六大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成就第139-143页
        (一) 经济快速增长第139-140页
        (二) 改革不断深入第140-141页
        (三)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第141-142页
        (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142页
        (五)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第142-143页
    二、十六大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经验第143-157页
        (一)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执政新疆的能力第143-146页
        (二) 坚持发展经济,着力改善民生第146-148页
        (三) 积极做好民族工作,大力维护民族团结第148-150页
        (四) 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第150-151页
        (五) 反分裂斗争常抓不懈第151-154页
        (六) 继续发挥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第154-157页
结束语第157-164页
    (一)在民生方面第157-158页
    (二)在民族关系方面第158-159页
    (三)在资源开发方面第159-160页
    (四)在舆论安全方面第160-163页
    (五)在兵团的发展方面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5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5-176页
后记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
下一篇:聚胺强抑制剂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