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论文可行性论证及预期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13页 |
·产业集群 | 第13-14页 |
·珠三角地区 | 第14页 |
·产业集群理论回顾 | 第14-16页 |
·阿尔弗雷得.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第14页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第14-15页 |
·廖什的利润决定论 | 第15页 |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15页 |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5-16页 |
·FDI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6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16-17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页 |
·国际生产折旧理论 | 第17-18页 |
·FDI 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0页 |
·综述评价 | 第20-22页 |
第三章 FDI 对我国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 | 第22-29页 |
·FDI 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第22-24页 |
·FDI 对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 | 第22-23页 |
·我国 FDI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FDI 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24-26页 |
·FDI 促进了集群的开放度,扩大了市场空间 | 第24页 |
·FDI 加强了产业集群内部协作 | 第24页 |
·FDI 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 | 第24-25页 |
·FDI 带动集群产业结构的升级 | 第25-26页 |
·FDI 可以提高集群内人力资源的水平 | 第26页 |
·FDI 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26-28页 |
·FDI 利益最大化导向导致其根植性差,不利于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18 | 第27页 |
·FDI 的网络化经营制约了其对集群的经济辐射力 | 第27页 |
·FDI 在集群中的主导地位削弱了集群的灵活性 | 第27页 |
·FDI 的技术壁垒制约集群的技术外溢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利用 FDI 的现状 | 第29-35页 |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珠三角产业集群概况 | 第29页 |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状况 | 第29-30页 |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第30-31页 |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 第31-32页 |
·珠三角制地区制造业利用 FDI 的情况 | 第32-35页 |
·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利用 FDI 的特点 | 第33-35页 |
第五章 FDI 对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影响力的实证分析 | 第35-50页 |
·FDI 对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指标分析 | 第35-48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5-37页 |
·指标的测算 | 第37-48页 |
·FDI 对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7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政策建议 | 第51-57页 |
·政府应根据 FDI 对不同行业集聚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 第51页 |
·推动珠三角地区技术消化、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提高 | 第51-52页 |
·重视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 第52页 |
·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 | 第52-54页 |
·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