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国内外地面沉降成因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西安市地面沉降的基本情况 | 第10-13页 |
1.3.1 西安地面沉降特征 | 第10-12页 |
1.3.2 西安地面沉降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1.3.3 西安地面沉降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二号线南段工程地质特征 | 第15-22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15页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第15-17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17-18页 |
2.5 不良地质现象 | 第18-22页 |
2.5.1 地裂缝 | 第18页 |
2.5.2 地面沉降 | 第18-22页 |
第三章 二号线南段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 第22-30页 |
3.1 相关性分析 | 第22-23页 |
3.1.1 抽水、沉降与地裂缝相关性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3.1.2 沉降与水位线性回归分析 | 第23页 |
3.2 力学机制分析 | 第23-29页 |
3.2.1 承压水头引起地面沉降的机制分析 | 第23-24页 |
3.2.2 地裂缝、承压水头和地面沉降之间的力学机制分析 | 第24-29页 |
3.3 二号线南段地面沉降的成因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沉降量计算及预测 | 第30-36页 |
4.1 类比法预测 | 第30-31页 |
4.1.1 InSAR 观测资料 | 第30页 |
4.1.2 与历史沉降中心类比 | 第30-31页 |
4.1.3 按水准观测数据的趋势预测 | 第31页 |
4.2 计算方法预测 | 第31-36页 |
4.2.1 分层总和法 | 第31-34页 |
4.2.2 有限单元法 | 第34-36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