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西涝口矿区金矿样品加工、测试研究及其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 取得的成果及主要认识 | 第11-13页 |
1.4.1 金矿样品加工研究 | 第11-12页 |
1.4.2 测试研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第13-19页 |
2.1 地质背景 | 第13-16页 |
2.1.1 西涝口矿区地质背景 | 第13-15页 |
2.1.2 北泊矿区地质背景 | 第15-16页 |
2.2 加工背景 | 第16-17页 |
2.3 测试背景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矿石特征 | 第19-33页 |
3.1 矿石类型分类 | 第19-23页 |
3.2 金矿物特征 | 第23-26页 |
3.2.1 深部样品金矿物特征 | 第24页 |
3.2.2 浅部样品金矿物特征 | 第24-26页 |
3.3 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6-33页 |
3.3.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26-27页 |
3.3.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27-33页 |
第四章 金矿样品加工机制及意义 | 第33-65页 |
4.1 金矿样品加工机制 | 第33-50页 |
4.1.1 分析试样代表性机理 | 第33-36页 |
4.1.2 矿石物理性质对金破碎的影响机理 | 第36-40页 |
4.1.3 圆盘粉碎机破碎机理 | 第40-45页 |
4.1.4 棒磨碎金机理 | 第45-50页 |
4.2 金矿样品加工机制研究意义 | 第50-65页 |
4.2.1 样品加工流程的确定 | 第50-56页 |
4.2.2 样品加工流程的验证 | 第56-65页 |
第五章 黄铁矿中不同赋存状态金的测试及意义 | 第65-72页 |
5.1 黄铁矿中不同赋存状态金的测试 | 第65-67页 |
5.1.1 试样制备 | 第65页 |
5.1.2 三种状态金的赋存机制 | 第65-66页 |
5.1.3 三种状态金的分离及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5.2 主成矿期黄铁矿铅同位素特征 | 第67-71页 |
5.3 黄铁矿中不同赋存状态金的测试意义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5页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75-76页 |
附图 | 第76-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