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逆境相关bZIP转录因子的功能鉴定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写名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0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2.1 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信号传递的一般途径第13-15页
        1.2.2 ABA在植物非生物逆境信号传递中的作用第15-20页
        1.2.3 植物bZIP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20-29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42页
    2.1 水稻材料第30页
    2.2 菌株和载体第30-31页
    2.3 候选基因的选择、序列分析、超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第31-32页
    2.4 表达量检测第32-33页
        2.4.1 RNA抽提和反转录第32-33页
        2.4.2 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PCR第33页
        2.4.3 Northern杂交第33页
        2.4.4 蛋白抽提及Western blot第33页
    2.5 突变体的基因型检测第33-34页
    2.6 用于候选基因表达谱分析的水稻材料准备第34页
    2.7 水稻材料的ABA敏感性和抗逆性鉴定第34-36页
        2.7.1 发芽期ABA敏感性鉴定第34页
        2.7.2 苗期ABA敏感性鉴定第34-35页
        2.7.3 苗期抗旱性鉴定第35页
        2.7.4 苗期抗高温和低温性鉴定第35页
        2.7.5 苗期抗盐性鉴定第35页
        2.7.6 苗期抗渗透胁迫性鉴定第35-36页
        2.7.7 成株期抗旱性鉴定第36页
    2.8 水稻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测定第36页
    2.9 激素含量测定第36-37页
    2.10 亚细胞定位第37页
    2.11 双分子荧光互补第37页
    2.12 定点诱变和缺失突变第37-38页
    2.13 酵母细胞中的生化实验第38-40页
        2.13.1 酵母中的反式激活检测第38-39页
        2.13.2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第39页
        2.13.3 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第39-40页
        2.13.4 酵母单杂交第40页
    2.14 原核表达第40页
    2.15 蛋白磷酸化试验第40页
    2.16 基因芯片分析第40-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89页
    3.1 bZIP候选基因的遗传转化和抗逆性筛选第42-45页
        3.1.1 转化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第42-43页
        3.1.2 转基因材料的分子检测第43-44页
        3.1.3 转基因材料的表型初步筛选第44-45页
    3.2 OsbZIP46的功能鉴定第45-64页
        3.2.1 OsbZIP46的序列分析第46页
        3.2.2 OsbZIP46的表达模式分析第46-48页
        3.2.3 OsbZIP46的亚细胞定位第48页
        3.2.4 OsbZIP46超表达和突变体材料的分子检测第48-49页
        3.2.5 OsbZIP46超表达增强植株对ABA的敏感性第49-51页
        3.2.6 OsbZIP46超表达植株的抗旱性鉴定第51-53页
        3.2.7 OsbZIP46的转录激活活性的分析第53-54页
        3.2.8 OsbZIP46CA1超表达材料的表型鉴定第54-58页
        3.2.9 OsbZIP46和OsbZIP46CA1超表达具有不同的全基因组表达谱第58-62页
        3.2.10 OsbZIP46可能被磷酸化激活第62-64页
    3.3 ST14的功能鉴定第64-73页
        3.3.1 ST14的序列分析第64-65页
        3.3.2 ST14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5-66页
        3.3.3 ST14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66-67页
        3.3.4 ST14超表达增强植株的ABA敏感性和抗旱性第67-71页
        3.3.5 ST14调控下游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第71-72页
        3.3.6 ST14超表达影响ABA的分解代谢第72-73页
    3.4 OsbZIP23的互作蛋白BIP4(OsbZIP23 interaction protein 4)第73-89页
        3.4.1 酵母双杂交筛选OsbZIP23互作蛋白第73-74页
        3.4.2 验证OsbZIP23和BIP4的互作第74-77页
        3.4.3 BIP4的表达受ABA和逆境胁迫调节第77-78页
        3.4.4 BIP4负调节ABA信号传导和逆境应答第78-83页
        3.4.5 BIP4负调节OsZIP23第83-84页
        3.4.6 BIP4介导泛素连接酶FIP1与OsbZIP23的结合第84-89页
4 讨论第89-98页
    4.1 OsbZIP46转录活性的调节第89-92页
        4.1.1 组成型激活是研究OsbZIP46功能的重要方法第89-90页
        4.1.2 OsbZIP46转录活性可能的调节机制第90-91页
        4.1.3 超表达全长OsbZIP46对抗旱性的负效应第91-92页
        4.1.4 OsbZIP46可能存在的去磷酸化机制第92页
    4.2 OsbZIP23的降解第92-94页
    4.3 D结构域的普遍性意义第94-95页
        4.3.1 D结构域负调节转录活性第94页
        4.3.2 D结构域调节蛋白稳定性第94页
        4.3.3 D结构域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第94-95页
    4.4 ABF类成员OsbZIP23、OsbZIP46、ST14的联系和区别第95-96页
    4.5 利用转基因策略改良水稻抗逆性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5页
附录第115-159页
    附录Ⅰ. 附图第115-119页
    附录Ⅱ. 附表第119-146页
    附录Ⅲ.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46-157页
    附录Ⅳ. 作者简介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极压抗磨剂微量润滑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单晶硅材料超精密磨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