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t级黄磷罐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铁路黄磷运输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国外铁路黄磷运输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铁路黄磷运输现状 | 第14页 |
1.3 国内外铁路罐车发展概况 | 第14-19页 |
1.3.1 国外铁路罐车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1.3.2 我国铁路罐车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70t级黄磷罐车总体技术方案 | 第20-30页 |
2.1 总体结构型式确定 | 第20-23页 |
2.1.1 加温装置 | 第20-21页 |
2.1.2 罐体 | 第21-22页 |
2.1.3 底架 | 第22页 |
2.1.4 罐体与底架连接型式 | 第22页 |
2.1.5 人孔 | 第22-23页 |
2.2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第23-27页 |
2.2.1 自重系数 | 第23-24页 |
2.2.2 容积 | 第24-25页 |
2.2.3 主要尺寸 | 第25-27页 |
2.3 材料选取 | 第27页 |
2.4 纵向力考核值确定 | 第27页 |
2.5 黄磷装载方案确定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70t级黄磷罐车设计方案 | 第30-39页 |
3.1 总体设计思路及目标 | 第30页 |
3.1.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0页 |
3.1.2 研制目标 | 第30页 |
3.2 主要技术特点 | 第30-31页 |
3.3 设计方案介绍 | 第31-38页 |
3.3.1 主要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第31-32页 |
3.3.2 主要结构 | 第32-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70t级黄磷罐车车体结构强度分析 | 第39-56页 |
4.1 车体钢结构静强度和刚度分析 | 第39-48页 |
4.1.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9-40页 |
4.1.2 载荷工况 | 第40-42页 |
4.1.3 静强度评定标准 | 第42-43页 |
4.1.4 刚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第43-44页 |
4.1.5 强度计算结果 | 第44-48页 |
4.2 车体模态分析 | 第48-49页 |
4.3 车体钢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第49-55页 |
4.3.1 疲劳载荷 | 第49-52页 |
4.3.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2-53页 |
4.3.3 设计载荷作用下应力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4.3.4 疲劳寿命估算结果 | 第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70t级黄磷罐车热传导分析 | 第56-62页 |
5.1 罐车加温结构 | 第56页 |
5.2 热传导分析 | 第56-57页 |
5.3 加热时间计算 | 第57-60页 |
5.3.1 计算参数 | 第57页 |
5.3.2 单位时间内罐体传热量 | 第57-59页 |
5.3.3 黄磷熔化所需热量 | 第59页 |
5.3.4 加热时间 | 第59-60页 |
5.3.5 加热时间对比计算 | 第60页 |
5.4 凝固时间计算 | 第60-61页 |
5.4.1 单位时间内罐体释放的热量 | 第60-61页 |
5.4.2 凝固时间对比计算 | 第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70t级黄磷罐车试验研究 | 第62-78页 |
6.1 静强度试验 | 第62-68页 |
6.1.1 试验载荷 | 第62页 |
6.1.2 试验数据处理规则 | 第62-66页 |
6.1.3 试验结果 | 第66-68页 |
6.1.4 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 | 第68页 |
6.2 冲击试验 | 第68-73页 |
6.2.1 试验内容 | 第68-70页 |
6.2.2 评定标准 | 第70页 |
6.2.3 试验方法 | 第70页 |
6.2.4 试验数据整理方法 | 第70-71页 |
6.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6.2.6 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 | 第73页 |
6.3 热交换试验 | 第73-74页 |
6.3.1 试验方法 | 第73-74页 |
6.3.2 试验结果 | 第74页 |
6.4 车辆动力学试验 | 第74-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