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页 |
1.4 结构和组织 | 第10-12页 |
2 网格Portal技术 | 第12-24页 |
2.1 网格Portal概述 | 第12-15页 |
2.1.1 什么是网格Portal | 第12-13页 |
2.1.2 Portlet | 第13-15页 |
2.1.3 Java Servlet和Portlet | 第15页 |
2.2 网格Portal的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2.3 网格Portal开发工具及安全性 | 第17-23页 |
2.3.1 GridSphere | 第17-18页 |
2.3.2 JetSpeed | 第18-20页 |
2.3.3 GridPort | 第20页 |
2.3.4 Liferay | 第20-21页 |
2.3.5 WebSphere Portal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网格Portal主要安全技术分析 | 第24-33页 |
3.1 代理技术 | 第24-28页 |
3.1.1 X.509证书 | 第24-26页 |
3.1.2 MyProxy | 第26-28页 |
3.2 认证技术 | 第28-30页 |
3.2.1 PKI的基本要素 | 第28-29页 |
3.2.2 SSL | 第29-30页 |
3.2.3 CAS | 第30页 |
3.3 RBAC技术 | 第30-32页 |
3.3.1 传统访问控制技术 | 第30-31页 |
3.3.2 RBAC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网格Portal安全策略 | 第33-45页 |
4.1 基于代理的网格Portal认证策略 | 第33-38页 |
4.1.1 动态口令保护Portal | 第33-35页 |
4.1.2 动态口令安全性分析 | 第35-36页 |
4.1.3 基于硬件的私钥安全存储 | 第36页 |
4.1.4 MyProxy系统实现框架 | 第36-38页 |
4.2 多约束动态访问控制策略 | 第38-43页 |
4.2.1 模型组成 | 第39页 |
4.2.2 域内模型的定义 | 第39-40页 |
4.2.3 域间的动态角色映射 | 第40-41页 |
4.2.4 基于上下文的动态安全引擎 | 第41-42页 |
4.2.5 MRAC实施流程 | 第42页 |
4.2.6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2.7 MRAC可行性分析 | 第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